泉州一家婦幼衛生用品公司5G全連接生產現場
在我市一家機械企業車間里,機械臂正在進行自動焊接。
科技創新活躍,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三位,列入市級上市(掛牌)后備專精特新企業的數量位居全市前列;2023年社會消費品銷售總額、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項指標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位;今年1—2月財政兩項收入分別增長8.9%、13.8%,分別排名全市第二、第三位……“彈丸之地”“后起之秀”憑什么不斷刷新紀錄?4月26日,中央和省市級媒體采風團一行走進洛江區,揭秘新質生產力的生成“引擎”,感受當地追“新”逐“綠”、智造未來的魅力。
數智賦能激發企業活力
什么是新質生產力?在福建新源重工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顏文山看來,答案就在企業的數字化車間里。
下料、電焊、打磨、組裝、檢測……走進新源重工的數字化生產車間,工人們正操縱著設備忙生產,機械臂時不時迸發出焊接火花,只要歷經8道工序,一塊塊鋼板就能在半小時內搖身一變,成為嶄新的輪式挖掘機。
“早在2008年,新源重工便開始了自動化、智能化、數字化的發展布局,車間引入機器人焊接及自動化技術。先進生產設備的使用,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也降低了生產成本,使產品更具市場競爭力。”顏文山介紹,經過30多年的發展,企業已配備了激光切割設備、數控龍門加工中心、機器人自動焊接系統、機器人噴漆涂系統等世界先進設備,可實現主機結構件下料切割、拼裝焊接、數控加工、表面噴涂自動化的生產工藝。此外,為了確保產品質量符合出口國家和地區的標準,企業還引入ERP(企業資源計劃)、PLM(產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統,把控研發、生產各環節。
從傳統流水線到省級5G全連接工廠,生產效率高了多少?8%左右!這是泉州天嬌婦幼衛生用品有限公司給出的最新數據。
“5G全連接工廠不僅提升了整體的生產效率,也將新品開發周期縮短至20天,企業保持每月一款新品的研發速度。”該企業生產中心副總經理陳東曉表示,5G全連接工廠實現了生產設備網絡化、車間無紙化、訂單生產可視化、倉儲物流智能化,不僅讓企業生產更高效,也讓生產更精準,設備年總產能可達50億片,年生產總值達到15億元。
新源重工數字化車間、天嬌的5G全連接工廠,彰顯的是泉州智能制造的新進展、新成效。在機械制造領域,2023年新源重工輪式挖掘機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高達47.78%,穩坐國產輪式挖掘機“第一把交椅”;在紙類用品領域,天嬌進入國內自有品牌前10名,榮登2023年泉州百強民營企業第45名。如今,數智賦能已經成為推動傳統產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
科技創新催生領先產品
新質生產力是如何形成的?采風團一路行走,一路追問,企業不約而同的回答是——自主創新。
在鐵拓機械總經理高岱樂看來,企業新質生產力的形成離不開20年來的技術沉淀與自主創新。“一臺大型瀝青攪拌站由2萬多個零件構成,其中部分技術已經更新到第8代。”
據介紹,目前鐵拓機械擁有國家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級企業技術中心、福建省瀝青再生設備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累計擁有555項專利,其中境內發明專利65項,為行業中少數掌握適用于國內外各類復雜應用場景技術解決方案的設備提供商之一。其中,“瀝青混合料廠拌熱再生設備”于2022年被認定為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持續的科技創新,支撐企業行穩致遠。今年3月8日,鐵拓機械在北交所成功上市,成為福建首家在北交所上市的民營企業。
無獨有偶。雖然“塊頭”不如鐵拓機械,但泉州維盾電力有限公司在高新電力產品的研發與推廣應用方面卻是“大動作不斷”。尤其是企業自主研發的10kV(千伏)柱上一二次融合開關成套設備、10kV柱上斷路器等產品,不僅摘得全省桂冠,在大型企業如林的全國市場也穩居前十。“關鍵還得靠創新投入,這套耗資3000萬元的試驗設備,整個行業少見。”該公司總經理賈冬霞一邊帶著采風團走進10kV饋線自動化物理仿真系統實驗室,一邊介紹,企業有73項專利在手,其中發明專利3項,將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收入囊中。
多措并舉 培育產業鏈條
一路走來,串點成線、串線成片,洛江區智能制造、數字經濟形成產業集聚之勢吸引采風團眼球。據洛江區工信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當地先進制造業集聚優勢顯現,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到244家,形成五個百億元產業集群,主導的智能裝備、衛生用品、工藝制品等產業集群的產值均增長20%以上。
洛江區如何發揮自身優勢,培育新質生產力,又是如何促進新質生產力進一步發展?采風團成員與當地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路走、一路探討。
以園區成型擦亮“智造洛江”名片。據介紹,洛江規劃建設超1萬畝的數字經濟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推動三一筑工、鐵拓機械、新源重工等“鏈主”型龍頭企業帶頭入園,圍繞“數字產品制造、數字化裝備制造”園區產業定位,開展產業鏈招商,已經對接項目近百個,全球最大物聯網企業中移物聯網公司等紛紛落地。
此外,政策推動顯成效。緊抓數字賦能,當地出臺支持產業數字化轉型13條措施,支持企業加快信息化應用、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新增44家企業“上云上平臺”。實施30個產業數字化項目、總投資超百億元,建成一批數字化車間和智能工廠,打造鐵拓機械、天嬌婦幼、加來盟體育科技等一批標桿項目。出臺《洛江區促進專精特新企業加快發展若干措施》,從提高獎勵標準、降低申報門檻、優先支持保障、優化提升服務四個方面十五條措施,扶持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區累計培育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4家,專精特新企業總數連續多年位居全市前三,獲評第六屆市政府質量獎企業數占全市五分之二,洛江區在向“新”而行、“智”造未來的征途上疾馳。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