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加強食品安全風險信息預警和交流,分析研判食品安全形勢,近日,市食安辦組織召開2024年上半年泉州市食品安全風險交流會商會。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以來,泉州食品安全狀況總體穩定,未發現系統的食品安全風險,但依然存在農藥殘留現象等食品安全問題。
會上,泉州市疾控中心通報了今年以來泉州市食品安全風險監測情況。監測提示,市面上,發現在售水果中個別批次農藥殘留超標,建議相關監管部門強化源頭治理,加強對種植經營者科學合理使用農藥的管理和指導,加強銷售環節的監督管理。同時,預包裝冷藏即食食品也存在著病原菌感染風險,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存在污染可能,應引起重視。此外,上半年有發生家庭毒蘑菇中毒,建議加強對群眾開展毒蘑菇科普宣傳工作,避免毒蘑菇中毒最好的方法是不采摘、不買賣和不食用野生蘑菇。
隨后,市市場監管局、市農業農村局、市海洋漁業局、市發改委、泉州海關、市衛健委分別圍繞工作職責和重點領域、重點業態食品安全風險特點和防控實踐,對當前食品安全日常監管、監督抽檢、稽查辦案等方面進行了深入分析研判,并交流了在食品安全風險防控方面的做法。市食品行業協會、市消委會立足自身實際,交流了各自領域內食品安全防范風險的做法或意見。食品安全專家結合日常檢測工作和食品安全論證,提出了當前食品安全風險主要要素。
目前,泉州食品安全整體形勢持續穩中向好,但食品工業化現代化管理程度還不高,“小、散、亂”等問題依然突出,基礎不夠扎實依然是食品安全工作面臨的重點和難點,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還有待進一步加強。
市食安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各相關單位要充分認識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的重要性、長期性,緊繃食品安全這根弦,居安思危,積極應對;要強化對各類食品安全的風險識別、分析、交流和防控,把風險查找在前、隱患化解在前,杜絕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強化部門互動,加強溝通協作,及時公布和共享食品安全風險監測、監督抽檢、行政處罰、突發事件報告等信息,提高風險會商和風險預警質量,及時消除食品安全隱患,把風險會商交流成果充分運用到全市食品安全監管和監督工作上;積極推動社會共治,充分發揮協會和新聞媒體的監督作用,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線上線下培訓和互動活動,引導社會各界共同參與食品安全治理;加大食品安全宣傳力度,提高群眾的食品安全知識,樹立正確消費觀念,提振群眾食品安全消費信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