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到了,你為你家的孩子安排了什么暑假活動呢?這期的“海絲時光”我們將和大家一起回到五六十年前,看看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的那些老照片,你就會發(fā)現給孩子們“加任務”并不是現在才有的。
1965年前后,攝影師王天柱在泉州舊車站拍下了少先隊員勞動的場面(圖①)。照片的拍攝者王天柱是泉州知名的老攝影人,14歲起便在洪瀨國營照相館當學徒,后來成為這家照相館的老板,拍過數以千計的泉州老照片。老先生現已過世,不過他的照片和愛好都傳給了兒子王安西。
圖①(王天柱/攝)
王安西老先生今年已72歲了。因為父親的照相館就在家隔壁,自小學三四年級起他便能自己拿相機拍照了。
1965年冬,王安西在南安二中讀初一時,拍下全校師生到學校后面的村莊參加勞動的照片(圖②)。“把稻草、土、糞和在一起燒作肥料,左邊彎腰的那位就是我們的物理老師。”王安西回憶,當時學校的課程還算規(guī)律,一個月就一兩次勞動課,都是很實在的。幫農村燒土、割草,勞動強度不大,但孩子們都很喜歡。
圖②(王安西/攝)
1979年前后,王安西拍下了洪瀨幼兒園的小朋友們到街上歡迎前線歸來的英雄的照片(圖③)。“當時不只有小朋友,小學生、老師、工人也很多,歡迎隊伍大約排了一公里。”王安西回憶,那會兒場面非常隆重,小孩子們都化了妝。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照片中不少小朋友穿著漂亮的裙子,卻光著腳。“六七十年代光腳的很多,有的是沒錢買鞋,有的是習慣了,我們1965年小學畢業(yè)時全校師生合影,照片里24位老師中有10個人光腳,9個人穿拖鞋,穿鞋的只有5人。”王安西回憶道。
圖③(王安西/攝)
1981年,老攝影師吳華明在蟳埔海邊拍下了農村孩子給家里幫忙的照片(圖④和圖⑤)。“那會兒農村的孩子,沒上學時就是干家務活,洗衣服、做飯、撈草什么都得做。”吳華明回憶,當時太陽很大,圖四的幾個小孩看到照相機很好奇,圍觀了好一會兒才走,他們要去幫大人干活了。“圖五的小朋友十一二歲的樣子,當時在后面的湖剛洗完衣服。”吳華明表示,那會兒盡管很窮,但蟳埔的姑娘還是簪著花。
圖④(吳華明/攝)
圖⑤(吳華明/攝)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chuàng)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yè)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chuàng)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lián)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