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層治理,既是國家治理的“最后一公里”,也是人民群眾感知公共服務效能和溫度的“神經末梢”。今年以來,我市聚力主動創穩、強基促穩,以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為抓手,努力探索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的新做法、新經驗、新樣本。如今,以“一站式接收、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為運作模式的綜治中心,正逐漸成為基層治理“主陣地”、信息聯通“綜合體”、糾紛調處“終點站”,成為深化平安泉州建設又一道亮麗風景線。
線下服務 接待群眾“零距離”
作為基層治理“前沿平臺”的綜治中心,只有主動靠前服務、精細服務群眾,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基層治理整體效能。今年以來,市委政法委堅持按照“有工作人員、有固定場所、有職責職能、有配套制度、有經費保障、有信息化支撐平臺”的“六有”標準,突出融合聚合,厘清職責定位,優化功能布局,強化實戰實用,指導推動各級綜治中心建設提檔升級。明確市級綜治中心立足協調指導,縣級綜治中心突出實體運行,鄉級綜治中心重在實戰運轉,村級綜治中心為主基礎應用,推進矛盾聯調、治安聯防、治理聯動、問題聯治和平安聯創。
記者近日探訪了南安市綜治中心。該中心位于南安市江北大道邊,一進大門就能看到群眾接待大廳。大廳里,4個勞動領域的受理窗口與檢察、住建、法院、公安、農業農村、自然資源、司法、信訪等部門的糾紛調處窗口呈“L”形排列,按規范接待群眾。“我3個月沒領工資了!找老板要,一直推拖。和企業沒簽勞動合同,只有微信聊天記錄……”在勞動監察窗口,王先生咨詢道。工作人員寬慰他“聊天記錄截屏打印出來,可以作為證據”,隨后詳細告知了申請勞動仲裁需提交的材料。
作為按標準提檔建設的南安市綜治中心,不僅集合了14個前端服務窗口,還設置了首席金牌調解工作室、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工作室、勞動仲裁庭、巡回法庭、培訓學校等18個功能室。“為了不讓群眾多跑,對前來綜治中心尋求化解矛盾糾紛的群眾,我們一般會直接介入化解。當然,對一些疑難的矛盾糾紛會與鄉鎮聯合調處。”金牌調解員周先生介紹道。目前,溪美、柳城、美林等3個街道的金牌調解員均進駐南安市綜治中心開展調解工作,對當天無法當場調解的糾紛,會進一步強化調解力量、流轉處置。在中心二樓東南角的勞動仲裁庭和巡回法庭內,多起案件的當事人正在緊張溝通中。“當下勞動爭議案件多,在化解時,我們會在雙方自愿的前提下開展調解工作。對調解不了的,引導通過仲裁或訴訟解決。”南安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下屬的仲裁院負責人傅少雄說。據悉,當日該院4個仲裁小組共對7起勞動爭議案進行調解或仲裁,其中5件案件得到圓滿解決。
此外,鯉城區綜治中心整合服務、治理、執法、監管等領域資源,建立健全“大綜窗”受理機制和矛盾糾紛化解制度,統籌解決工作推進中的協調聯動、效力銜接等問題。惠安縣綜治中心結合本地特色,將“艱苦奮斗、尊重科學、無私奉獻、拼搏創業”的惠女精神融入人民調解工作中,依托各級綜治中心打造惠女調解室,擦亮“惠女調解”品牌。
目前,我市已建成1個市級、13個縣級、163個鄉級、2299個村級綜治中心,均已實現規范化建設、實體化運行。“有糾紛找綜治中心”成為越來越多人的共識。
線上發力 中心運轉“加速度”
長治久安,民之所盼。圍繞提升群眾的平安獲得感,各地綜治中心健全調度研判、協作聯動機制,采取“自辦、轉辦、聯辦、督辦”等方式,對群眾提出的糾紛化解、信訪訴求、投訴舉報、法律咨詢、心理服務等各類事項,以“平臺派單”方式,分類流轉導入辦事程序,以信息化賦能綜治中心釋放新質戰斗力。
今年5月,德化縣潯中鎮樂陶村網格員在巡查時發現,隆泰路與寶泰路交叉口路面破損,存在安全隱患,于是通過平安德化微網格公眾服務平臺的“隨手拍”功能上報反映。縣城管局接到縣綜治中心事件處置智能流轉后,迅速安排施工隊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得到居民群眾的點贊肯定。
在豐澤區,綜治中心平臺以“數字網格”為基礎底座,建設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開發拓展矛盾糾紛案件線上提交、簽收、交辦、轉辦、聯合辦理等功能,實現矛盾糾紛一攬子調處。洛江區綜治中心以“331調解模式”推進建設“一站式”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實行“五對接”工作機制,完善民生訴求、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快速響應“閉合環”處置機制,有效提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水平。石獅市綜治中心不斷擦亮“和潤獅城·訂單分包”品牌,持續優化“報單—派單—辦單—跟單—結單”矛盾化解“五單”新模式,構建“糾紛清單流轉,化解動態追溯”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新格局。晉江市綜治中心迭代升級“智慧網格”信息平臺功能,優化完善民意事件速辦、任務表格下發、吹哨報到處置等功能,開放運行“晉江網格服務”群眾端口,推動平臺應用主體更加多元,實現共治共享。永春縣綜治中心依托泉州市網格化服務管理平臺,推動人口、房屋、樓宇、單位等入網入格,實現實時查詢、精準管理,不斷夯實社會治理基礎。
據悉,各縣級綜治中心均設置綜合調度指揮中心,以“實戰實效”為導向,依托信息平臺,實現全流程指揮、調度、監督各類社會治理事件,打造跨層級、跨部門、跨系統的基層善治“智慧中樞”。基層網格員通過手機APP,常態化入戶訪查,主動排查發現矛盾糾紛、問題隱患并跟蹤落實整改情況,開展信息采集工作,并上傳縣級綜合調度指揮中心,實現基礎數據“掌上匯集”。同時,通過縣級社會治理綜合調度指揮平臺,將接收的矛盾糾紛和安全隱患按照屬地或者屬事的原則,分發調度、及時流轉給鄉鎮和部門,由具體經辦部門辦理處置,構建“黨政主導、政法主抓、部門主動、數據主智”的社會治理新格局。
今年以來,全市共排查矛盾糾紛44443起,成功化解40639起。各級綜治中心已受理群眾訴求35882件,辦結32553件,辦結率90.72%,共服務群眾86716人次。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