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天線寶寶”、七層寶塔形、劍獅吞口咬劍等奇特造型 泉州石敢當風華錄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4-08-30

形似“天線寶寶”的石敢當,罕見七層寶塔形石敢當,還有獅口銜劍、下方掛八卦鏡的石敢當……在泉州城鄉,經常可見立于宅門外或街口巷沖的石敢當,它們是泉州古城獨特的文化景觀,是歷史的寶貴遺存。日前,泉州自媒體博主@文彬游鄉鎮發布了一條短視頻,細數泉州“最奇特的石敢當”,引發眾多網友熱議。

8月28日,記者前往視頻所在地晉江市安海鎮,現場探訪這些饒有趣味的石敢當,調查了解泉州石敢當的現狀,探究石敢當的來歷、源起。

訪走 特色石敢當

石敢當上刻“天線寶寶”

在安海鎮文史愛好者蔡長樓、陳銘哲、陳麗瓊的帶領下,記者穿街走巷,探訪散落在鎮區的明清古厝上的石敢當。蔡長樓介紹,安海老城保留著明清時期“九圍十八埔廿四境三十六巷”的格局,巷弄遍布,幾乎每個拐角和丁字路口的古厝墻壁上,都有石敢當,是泉州市目前石敢當數量眾多、種類較齊全的城鎮。

 



安海老城的“天線寶寶”石敢當,相當奇特。

在安海鎮泉州伯巷(舊稱),一尊嵌入墻體的石敢當盡顯憨狀。這尊“風霜滿面”的磚雕石敢當嵌入墻體,看上去像一個圓臉小孩頭戴尖頂高帽,猶如動畫片中的“天線寶寶”。“天線寶寶”頭上隱約可見一個“王”字,其下方是一個長條形石塊,石上隱約可見“石敢當”三字。“這個磚雕鎮邪圖騰,竟然與‘天線寶寶’雷同,磚雕年代已久,流年侵蝕,風化斑駁,但是鎮邪圖騰的輪廓依然清晰,形象憨呆賣萌。”蔡長樓說,因腐蝕較為嚴重,無法確切得知具體是什么造型,根據現在輪廓判斷,這尊石敢當的真實形態可能是猴子或者老虎。

 



陰刻八卦中的“離”卦,以“火”為寓意的石敢當。

在安海西河境水關路廣澤尊王宮邊的對沖墻壁上,有一塊花崗巖石頭上陰刻八卦中的“離”卦,以“火”為寓意的石敢當也較為少見。

罕見七層寶塔形石敢當

 



目前體形最大的寶塔形石敢當就藏在安海老街的大巷里。

據了解,晉江市體形最大的寶塔形石敢當就藏在三十六巷中的大巷里。在大巷中段,路過的行人稍微細心點,就能看到這尊寶塔形石敢當。它鑲嵌在一面對著路沖的房屋墻面上,有3米多高,共7層,由十多塊石刻組合而成,上有葫蘆塔塔剎,層層塔檐翹起,塔層中間自上而下刻著“佛永安寶塔”。

這些屈指可數的寶塔狀石刻中,沿襲了浮屠的構造和級數,由幾塊石刻拼成或一塊石頭雕就,塔身刻“永安寶塔”“佛永安寶塔”或“南無阿彌陀佛”等字樣,塔基座上有威嚴的老虎或獅子頭浮雕。

 



一只已面目模糊的獅形石敢當,與一座刻有寶篋印經塔的碑狀石敢當共同守護著曾經的后淮古渡口。(資料圖)

在眾多石敢當中,寶塔形石刻并不多。除了安海鎮大巷的永安寶塔外,安海鎮黃墩東洋橋頭的東橋宮兩側以及后庫桔子巷口、培基小學前等處,以及泉州市區泉秀街的后淮古渡旁,也能看到刻有寶篋印經塔圖形的石敢當的身影。

劍獅吞口咬劍造型奇特

 



立于路邊的錢倉村劍獅石敢當(網圖)

除了上述的石敢當,晉江永和錢倉村亦有特別的石敢當造像。在錢倉村的路邊,有一方石碑,上面刻有獅面,獅口中銜著一把劍,下方刻有一面八卦鏡。錢倉村村民鮮有人知曉這方石碑的來歷,據泉州民俗愛好者及石敢當“鐵粉”肖小俊介紹,這是一尊劍獅石敢當,屬于閩南劍獅里的一種,民間俗稱“獅咬劍”。

原來,由于歷史原因,現在閩南劍獅只在鄉村零星發現。這些劍獅或刻在墻壁上,或掛于門楣上,民間認為它有著驅邪鎮煞、守護家園平安的作用。

安海施厝巷的一墻面里,以及安海石井書院內,也曾發現此類特別的獅面石敢當。兩尊石敢當獅面獠牙外露、吐舌、怒目,但口中沒有銜寶劍。據了解,這叫獅面吞口,具有獠牙、闊嘴、大鼻、瞪眼、耳較大等基本特征,其中獅面舌頭伸出來是最大的特征。

 



泉州古城后孝悌巷的石敢當

此外,泉州西街、城南一帶,也有不少獨具特色的石敢當。比如,泉州后孝悌巷就有一尊像人像虎又像獅的石敢當,這尊石敢當看上去像個“囧”字。

調查 石敢當現狀

形狀各異 石碑狀和獅子雕刻狀最常見

 



泉州古城許厝埕躲在墻角的“石敢當”

 



條石上的石敢當(資料圖)

在泉州老城區的深巷和舊宅墻上,常能見到石敢當。這些石敢當,或立于宅門外,或處在街口巷沖的小石碑上,人們稱之為“石將軍”,石上常鑲刻“石敢當”三字。據了解,目前泉州發現的石敢當中,刻“(泰山)石敢當”字樣的石碑狀、(立體)獅子雕刻形狀的最為常見。另外,石敢當還有浮屠式(寶塔狀)、陀佛石刻、八卦圖案的形狀,也有獸首淺浮雕形狀,或素面無紋。

 



臥在后山社民居門口的石敢當(網圖)

在泉州城南一帶約有十只石敢當,從這些石敢當,人們可窺見閩南石敢當的基本形制。據癡迷石敢當的泉州文史愛好者張曉亮、張杰珅父子介紹,這十只石敢當包括:位于萬壽路62號的石敢當,歪頭、咧嘴,前腿置于胸前,好似作揖,俏皮可愛;萬壽路19號門口的石敢當,眼睛圓睜,嘴巴緊閉,充滿威嚴;萬壽路19號斜對面的6號住宅旁,土地公下方的石敢當,蹲踞在一個紅磚砌成的龕里,它怒目圓睜,齜牙咧嘴,頗有氣勢;八舍后尾巷35-1號的石敢當,因風雨洗禮,已變得模糊;聚寶街37號的宅門前,這尊石敢當身材圓潤,腳下似乎懷抱著一只小獅子;后山社45-1號的石敢當,隔著八卦溝注視著對面的青龍巷,這只石敢當呈立式,“雙手”交疊于胸前,懷中似抱著一頭小獅子;后山社60號的石敢當,五官已十分模糊,身上有一層厚厚的褐色包漿;后山社54號對面的石敢當,窩在墻洞里,五官也已完全模糊;后山社60-2號的石敢當,像小狗一樣臥著,后半身部分嵌入墻中;丁榮路路口一座無名小廟內,端坐在主位受人供奉著的,竟然是一尊石敢當,兩旁有兩尊武士一樣的侍像……

近年來,泉州地區許多癡迷石敢當的文史愛好者,不僅走遍老城區的街巷尋訪到數十只石敢當,他們的腳步還抵達豐澤區及南安豐州等地,尋訪到越來越多的石敢當。

 



古城“萌獅”

 



安海老城深巷里又兇又萌的石敢當

溯源 石敢當由來

泉州石敢當民俗 可能唐代已有之

石敢當的由來,民間流傳著不少說法。通常認為,石敢當又稱泰山石敢當。石敢當的文字記載,最早見于西漢史游的《急就章》——“師猛虎,石敢當,所不侵,龍未央”。

石敢當在閩南淵源已久。福州大學當代閩臺文化研究所特約研究員林鴻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從民俗學出發,石敢當主要歸于古代人們對石頭的原始崇拜,“古人認為,用石敢當可以鎮邪,‘石敢當,當,擋也,可擋一切煞氣’”。

林鴻東認為,石敢當作為民間十二種制煞名號之一,文獻記載最早的石敢當實物,是宋代出土的唐代石敢當。宋人王象之的《輿與紀勝》及《莆田縣志》,都記述了宋代慶歷年間福建省莆田縣出土唐代大歷五年石敢當石銘一事。明清以后,石敢當已遍布中國大多數城鄉地區。“莆田古代與泉州曾為一郡,且風俗接近,可推論泉州石敢當民俗很可能唐代就有了。”

據介紹,“石敢當”習俗文化遍布華夏大地,其在泉州傳播過程中幾經演變,有淺浮雕、圓雕、八卦、陰雕,獅面齜牙、口含寶劍的劍獅,獸中之王的虎頭,寶塔,亦有的只在石碑上雕刻“石敢當”或“泰山石敢當”。這些形狀各異的圖騰石刻,融入不同時期的信仰元素,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中文文字幕文字幕亚洲色 | 亚洲精品无播放器播放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色多多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 玩弄丰满少妇视频 | 日韩AV午夜在线观看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