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縣市動態»正文

惠安黃塘—紫山高效推進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4-09-13

 



位于黃塘溪畔的“山線”節點項目之一—月湖公園風光如畫,曾經雜草叢生的荒地搖身一變,成了露天電影院,成為新晉網紅打卡點。

改革亮點

“三城一水六分田”的惠安,過去受農村土地權屬分割影響,耕地碎片化明顯,人均耕地不到0.2畝,耕地拋荒及耕地非糧化情況嚴重。2022年9月,國務院賦予泉州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政策,惠安黃塘—紫山跨鄉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在此背景下展開。項目以黃塘溪流域為整治紐帶,探索全區域要素融合、全流程群眾參與、全鏈條權益共享的“政企銀”合作模式,串聯黃塘、紫山兩鎮沿岸破碎、零星農用地資源,實施“百千萬畝方”高標準農田集中連片整治,打造集中連片糧食生產功能區。試點工作開展以來,農發行提供3.8億元授信資金支持,實施“農企+村集體+農戶”集約流轉土地模式,流轉10萬畝林地、1.5萬畝農田。目前,黃塘溪兩側初步形成4個“千畝方”現代農業示范片空間分布格局,空間布局合理、鄉村生態秀美、農民富裕富足的農文旅深度融合鄉村振興示范帶初具雛形。

生動實踐

打破壁壘

做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

發源于筆架山的黃塘溪,流域面積138.4平方公里,擔負著沿岸4.26萬畝農田灌溉、城鄉供水的重擔,是惠安的“母親河”和“生命溪”。

山水秀美的生態廊道下,稀缺破碎的耕地資源、錯配失序的要素空間、脆弱退化的生態質量依舊制約著耕地的保護和產業集聚的發展。如何喚醒“沉睡”土地,為新質生產力騰出發展空間,亟待破局。“泉州的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工作,秉持了全域全要素思維,探索出了一條空間優化和要素集約的新路子,有別于過去傳統單一的土地整理模式。”泉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文發表示,在省市縣三級聯動調度的基礎上,進一步統籌惠安黃塘—紫山跨鄉鎮資源要素融合治理,充分激發了多元主體促鄉村振興的整治潛能,真正實現鄉村和美共富、人地和諧共生。

2023年9月,在省自然資源廳、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的指導支持下,惠安縣啟動黃塘—紫山跨鄉鎮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以全民“共治共享”為理念,創新“政企銀”合作模式,通過政府主導、國企擔當、銀行助力,治理出具有惠安特色的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政”是政府主導。“我們通過完善整治收益分配機制,探索林地置換、永久基本農田調整優化、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分離管理制度等關鍵政策,打破行政壁壘,優化農業空間布局。”惠安縣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柯清滄說,政府發揮行政管理優勢,聚焦“逐步把永久基本農田全部建設成為高標準農田”要求,完善黃塘溪沿線周邊農田灌溉引水、生態補水系統,打造規模化經營現代農業示范片區。

“企”是國企擔當。作為高標準農田連片整治的投資建設和運營服務主體,惠安文旅集團有限公司在投融資、土地集中流轉、立項、實施、驗收、引入農業經營企業主體等方面全流程參與土地流轉,過去農民對土地所承載多重效用的依賴、城市化進程中農民轉移渠道的不暢以及土地規模經營成本的問題迎刃而解。

“銀”是銀行助力。依靠商業性銀行、政策性銀行的金融優勢,惠安探索創新整治類金融產品和融資模式,由農發行為縣屬國企就高標準農田連片整治項目提供中長期、大額、低息專項貸款和融資服務,有效保障整治資金。僅在黃塘鎮松溪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示范點,就提供授信資金3.8億元。

“多田套合”

串聯兩鎮12個行政村

惠安跨鄉鎮布局,“化碎為整”,歸并黃塘、紫山兩鎮水系沿岸零散穩定利用耕地,以黃塘溪溪濱慢道為軸串聯兩鎮12個行政村,通過建設沿線村居道路、親水平臺、生態微景觀等,形成串點成線、村優居美的美麗鄉村示范點。同時統籌推進林地修復、廢棄礦山整治修復、岸線景觀提升、綠道體系完善,系統構建筆架山—文筆山—科山生態屏障,形成資源平衡、環境改善、生態優化、安全保障的生態格局,重塑黃塘溪生態廊道。

針對同一地塊的整治建設重復立項、重復投資等問題,惠安打破鄉鎮界限,梳理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的圖、數、庫,厘清各類型耕地之間的關系,以“多田套合”推動耕地保護“一盤棋”。通過整合各部門涉農政策、統籌農田水利項目建設、構建多元整治資金池,逐步形成永久基本農田全部落在耕地上、高標準農田全部建在永久基本農田內、糧食生產功能區全部落在高標準農田中的“金字塔型”耕地保護格局。

“項目建設分為兩期,一期黃塘溪田園綜合體項目包括田間路提升改造、高標準農田連片整治以及安全生態水系建設,已完工驗收。”惠安縣文旅集團項目負責人駱偉平介紹,二期黃塘溪田園綜合體提升區項目,包括黃塘溪安全水系建設(二期)、田園風光建設、智能溫控大棚改造提升、農業公園景觀提升改造、冷鏈物流基地等。項目建成后,將把黃塘溪沿線打造成集農業觀光、休閑度假、文化傳承、游學體驗于一體的田園綜合體。

規模種植

打造集中連片糧食生產功能區

俯瞰惠安縣黃塘鎮松溪村,村里的盛豐農業有限公司蔬菜基地,一塊塊緊密相連的農田向遠處延伸,風景秀美如畫。這是當地鎮、村項目業主參與合作經營的一個案例。

如何將質效低的散戶經營變為規?;a基地?惠安以農業招商的方式引進盛豐農業公司運營,通過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將3300畝農戶土地統一流轉至文旅集團后,再將“凈地”交付給農業企業和種植大戶,分散的小農戶整合在一起,讓農業企業直接“拎包入住”,同時率先試行“兩稻兩菜”新型糧菜輪作模式,實現糧菜雙贏、穩產增收,畝產值由2500元提高至2萬元以上,經營效益遠高于個體種植戶,帶動周邊就業崗位500個,村集體經濟年收入增加495萬元,實現穩產增收。

“盛豐在惠安共有2000多畝蔬菜基地,生產供應給西餐廳的球生菜、西蘭花等。我們跟惠安文旅集團合作經營1800畝土地,基本實現當年流轉、當年整治、當年種植。”惠安盛豐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莊旭東告訴記者,公司目前已建成惠安縣最大的葉菜基地,多年來在不斷發展多元化現代農業發展項目的同時,集中流轉了松溪村土地300多畝,幫助村財收入年均增加50多萬元,提供了60個就業崗位,讓周邊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據統計,在“農企+村集體+農戶”集約流轉土地模式之下,惠安已累計流轉10萬畝林地、1.5萬畝農田,連片打造4000畝高標準農田,規?;洜I比例比一般農田平均高出40%,機械化水平比一般農田提升20%,畝均糧食產能最高提升25%。

獲得感

從散戶經營到規?;N植,離不開惠安縣文旅集團、鎮村、企業三方的共同努力,作為一名返鄉創業的農民企業家,我很感謝項目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農業發展起來了,村民也富起來了。我們走出了一條政府主導、多方參與共建的現代農業發展新路子。

——惠安盛豐農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莊旭東

黃塘—紫山全域土地綜合整治項目的建設,是農文旅深度融合的典型示范,在盤活當地閑置勞動力的同時,打造出生態農業產業鏈。通過規模化的連片整治建設,我們把美麗的田園風光展現在大家的視野里,同時也給群眾帶來實實在在的收益。

——惠安文旅集團有限公司項目負責人駱偉平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日本久久综合久久综合 | 亚洲bt欧美bt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第5页 | 日韩精品中文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播放动漫 | 日韩国产欧美视频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