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上午,泉州市“愛心午餐”第24季啟動儀式暨“情滿中秋 愛暖童心”文明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安溪縣祥華中心學校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共泉州市委文明辦、中共泉州市委宣傳部機關委員會、中共泉州晚報社機關委員會、中共安溪縣祥華鄉委員會、祥華鄉人民政府等聯合主辦,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祥華鄉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祥華中心學校等承辦。當天,由主辦、承辦單位的黨員和志愿者組成的愛心團,為該校230多名孩子送去開學文具、紅蛋、小月餅等禮包,并向20名困難學生和留守兒童發放了“愛心午餐”助學金和慰問物資,提前送上中秋祝福。
這場活動也是“為民辦實事”“為群眾做好事”系列活動之一,得到了泉州市委宣傳部(講師團)志愿服務隊、泉州晚報社志愿服務隊、福建省力誠食品有限公司、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安溪縣看守所等團隊和單位的協辦和支持。
志愿者幫助學生試穿新衣服
學生們喜領禮包
多方攜手關愛山里娃
情滿中秋 師生共享團圓節
“哇,是月餅,我要帶回家分給爺爺奶奶吃”“新鮮出爐的紅雞蛋,這個寓意好極了”“文具筆盒可以隨機開出印有不同大學名字的筆,真想快點打開看看。”……當日上午10點多,愛心車輛緩緩駛入安溪縣祥華中心學校,志愿者從車上搬下一箱箱愛心物資。正值課間活動,學生們立刻圍過來幫忙,他們好奇而興奮地討論著這些禮物。
這是“愛心午餐”第一次走進安溪縣祥華中心學校,但校園里不乏熟悉的面孔。今年9月,白玉小學撤并校,不少孩子轉至祥華中心學校就讀。在白玉小學持續11年的“愛心午餐”活動也因此走進該校,并將該校及各基層校的困難學生也納入資助范圍。
將近11點,愛心團隊和祥華中心學校的師生在教室里舉行了簡短的“愛心午餐”捐贈儀式。愛心團隊向原白玉小學14名學生和祥華其他學校的6名困難孩子每人發放了500元助學金,并向全體師生送上紅蛋、月餅、牛奶、文具等禮包。
“你們要好好學習,珍惜這份關愛和幫助。當你們長大有能力時,學會回饋社會,將這份愛心繼續傳遞下去。”校長王奕稀語重心長地說道,孩子們聞言認真地點了點頭,并用稚嫩而堅定的語氣道一聲“好”。
愛暖童心 困難家庭迎希望
“我記得好幾個志愿者姐姐,她們每年都來看我們……”五年級的小珍(化名)對此前在白玉小學開展的“愛心午餐”活動仍印象深刻,她說,每次都能吃上好吃的飯菜,收到一堆禮物,“她們還會陪我們在操場上一個拉著一個繞圈圈、做游戲,可開心了。”
小珍和哥哥、妹妹都是留守兒童,平時住在學校,每周一、周五由奶奶騎車接送,每次大概半個小時車程。“雖然路程遠了點,但新學校的教育資源要好很多,孩子們適應得不錯。”小珍的媽媽詹女士告訴記者,她和丈夫常年在浙江打工,半年才回來一次,5個孩子跟著爺爺奶奶,生活不容易。“謝謝你們長期的關懷和幫助,讓孩子們都能吃上營養午餐,健康成長。”詹女士感激道。
10歲的小福(化名)和爸爸接過志愿者王玉茹手中的新衣裳,連連道謝。“多虧了你們的幫助,孩子在學校吃上免費的愛心午餐,我也不需要拐杖了。”小福的爸爸激動地說,他從小患有強直性脊柱炎,之前只能拄著拐杖行走。去年,小福獲得東南公益“N+1未來助學”項目的資助,他也有了政府補貼可以進行手術治療,“現在身體狀況好了很多,日子越來越有盼頭。”
11年堅守 各界接力送關愛
為了讓山里娃吃得飽、吃得健康,愛心單位、愛心人士紛紛獻出愛心:安溪縣看守所捐贈了530份月餅、500個紅雞蛋、22箱牛奶,福建力誠食品有限公司捐贈零食大禮包22份,泉州市溫陵實驗幼兒園園長個人慷慨捐資,該園多名老師作為志愿者參與活動……
“‘愛心午餐’傳遞了對大山孩子的深切關愛,感謝大家對留守兒童的關心,這份關愛在物質上和精神上給留守兒童創造了更好的成長環境。”祥華鄉黨委宣傳委員李清碧表示。
“一份份愛心如同陽光溫暖著山區孩子,照亮他們前行。我們將帶著這份愛與責任,做好教學工作,不辜負社會各界的關愛與期望。”校長王奕稀說。
“愛心午餐”始于2013年5月30日,由泉州市委文明辦、泉州晚報社、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等聯合開展,先后在安溪縣劍斗鎮潮碧小學、祥華鄉白玉小學啟動。11年來,“愛心午餐”累計幫助3800多人(次)留守兒童吃上營養午餐,助力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2023年,“愛心午餐”榮獲福建省學雷鋒志愿服務“五個最美”先進典型之“最佳志愿服務項目”。
“孩子們走到哪里,我們的愛心就跟到哪里。”泉州市東南公益協會有關負責人介紹,白玉小學雖然撤了,但持續開展了十余年的“愛心午餐”不會就此中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