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文旅產業»正文

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文明實踐“賦能” 助力講好泉州故事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4-11-21

 



春節期間,海交館新時代文化實踐基地志愿者給游客提供公益講解。

泉州網11月21日訊(融媒體記者 廖培煌 通訊員 吳瑩 祝文慧/文 海交館/供圖)習近平總書記曾強調:“講清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

泉州留存著許多中國海洋文明的文物古跡,有許多故事值得挖掘和傳揚。為切實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提質培優工程,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海交館”)以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為抓手,創新“福船故事”展覽,開展公益社教,推進文明實踐共建聯創等,傳揚海絲文化,講述泉州故事,更好地豐富市民文化生活、服務國內外參觀者。

 



海交館之友“探尋福船的奧秘”夏令營受到小朋友們的歡迎

強化功能 為新使命“賦能”

中國造船及航海技術曾領先世界,新中國成立以來,學術界便呼吁,應該要有自己的船模館,才能彰顯中華民族光輝的造船歷史和偉大成就。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館在20世紀90年代初與中國海交史研究會成立“中國古船模型研制中心”,啟動我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古代木帆船科學復原工程,組織全國專家學者和優秀造船師傅,復原了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各式古船。經過8年努力,完成了156種船型的研制工作。

就在大家迫切希望給這些古船復制品建一個大型船模陳列館,以展示工作成果時,海交館犯難了,“做完了船型,但沒錢建陳列館”。在船模陳列館可能面臨“夭折”的關鍵時刻,大家決定向時任福建省省長的習近平同志寫一份報告。2000年8月,習近平同志親自作出批示:“福建是中國古代造船中心,泉州是中國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在福建泉州海交館籌建古代船舶發展史陳列館是適合的,有特色,有意義,也有基礎和基本條件。”在批示結尾,習近平叮囑:“盡快形成報告,報我審批。”很快,展廳改造與陳列所需經費320萬元全部落實,船模陳列館順利動工。

2001年4月,習近平親臨海交館考察陳列館建設進展時表示:“像這種有特色、有意義的項目應該大力支持。”同年夏天,我國首個展示海洋大國舟船歷史和獨特成就的陳列館在泉州海交館正式對外開放。

“博物館讓生活更美好”,作為中國最早反映古代航海交通歷史的專題博物館,海交館肩負著新使命、新追求。秉承習近平總書記的批示精神,海交館樹立發展導向,提升發展質量,在擔負新時代新的文化使命道路中奮勇前行。

去年,海外館掛牌成立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將博物館公共服務功能與新時代文明實踐深度融合,為新使命新擔當賦能,啟航新征程。從源頭強化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專班,專人負責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積極策劃開展形式多樣的文明實踐活動。

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被賦予更多重任:拓展延伸福船故事外展、推廣社教科普、豐富市民文化生活等,開展志愿服務、文明實踐員公益講解等,打造新時代文明實踐的海交館特色和品牌。

福船是福建沿海一帶制造的享譽世界的海船,水密隔艙結構、尖底闊面,材質主要為松杉木。海交館以“福船的故事”為契機,拓寬展覽展出“出海”之路。2023年5月至8月,海交館聯合市文旅局、馬來西亞鄭和文化館等原創展覽“福船的故事:從泉州駛向馬六甲”。該展獲評2023年度“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展覽推介項目。

海交館挖掘提升,策展“福船的故事:鄭和由此向大海”,2023年10月走進鄭和故鄉的昆明市博物館;2024年5月在陸上絲綢之路門戶甘肅玉門的博物館展出。今年7月至10月在金川博物館展出;為戈壁小城帶來海洋文明故事。

“福船的故事”以圖文版的形式走進泉州眾多學校、單位、社區,2023年走進豐澤區東湖實驗小學等20余場,2024年上半年走進鳳山社區等10余場。

 



舉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實踐系列活動之“從記憶到技藝—福船誕生記”

聯創共建 擴大文化影響

為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提質增效、提檔升級,同時傳播中國悠久的舟船航海歷史,海交館持續擴大“朋友圈”,與眾多高校、單位結成文明實踐共建單位,開展文明實踐共建聯創活動,更廣泛傳播海絲文化、講好泉州故事。

僅近兩年來,海交館與中國海洋大學、上海海事大學、華僑大學、黎明大學、泉州海洋職業學院等共建,在新時代文明實踐、傳承海絲文化等方面開展交流合作。

與社會志愿服務團隊共建。去年,海交館與黎明大學外語與旅游學院簽訂新時代文明實踐結對共建協議,雙方共同探索志愿服務與海交館公益服務的有機結合,讓雷鋒精神在新時代煥發光芒。去年至今,與10多家社會志愿服務團隊共建,加入泉州首條新時代文明實踐一條街東湖街,聯辦新時代文明實踐等活動10多場次。

不久前,海交館與泉州海關、泉州海關緝私分局聯合開展“倡導文明旅游 守護世遺城市”普法宣傳活動。活動跨行業協同合作,向市民普及文明旅游、海絲文化意識,提升了覆蓋面和影響力。

去年以來,實踐基地策劃“海絲文化”“海洋文明”“刺桐時代里的遇見”“非遺遇上世遺”等主題特色研學活動,2000多人次學生用不一樣的方式走近泉州,感受文化精髓。

2023年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10周年,海交館以“泉州:宋元中國的世界海洋商貿中心”為切入點,將歷史發展、絲路精神、商貿人文串聯,向青少年科普“一帶一路”。2024年,以“會說話的古船”為主題舉辦第25屆海交館之友研學夏令營。

視野也拓展到泉州之外。策劃在國內多個城市舉辦展覽、開展社教宣傳。開發福船文創拼接工藝課,讓青少年手動拼接,在寓教于樂中成為泉州、福船文化的傳播者。

春節期間策劃了15場線上線下的科普視頻、科普課堂以及社教活動,舉辦閩臺中國結編織欣賞與體驗、“我的中國龍”——福龍雕塑DIY、文物里的“龍”出沒——雕版拓印日歷體驗、年味年趣“福”加貝——貝殼“福”字DIY等活動。

公益講解 孵化優質品牌

隨著泉州世遺之城聲名日益遠播,海交館成為許多游客重要的打卡地。為增強福船文化符號、泉州故事在游客心中的印象,海交館完善志愿服務品牌孵化機制,整合更為優質熱情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

今年國慶節,觀展的游客絡繹不絕。海交館大門旁的新時代文明實踐驛站,志愿者和講解員正在值守其中,志愿者為游客提供咨詢、導引等服務,館內的講解員為四面八方的游客講解。

2013年,海交館組建志愿服務隊,志愿者來自各行各業。新時代文明實踐基地成立后,以志愿服務為代表的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更趨活躍。基地融合梳理講解導覽、咨詢引導、科普講座、秩序維護、資料整理與錄入等20余種項目,納入文明實踐服務內容。

去年,志愿服務隊為游客提供200多場次的講解,為中外游客深入推介泉州海絲文化、中國海洋文明。目前,志愿服務隊有志愿者2000多人,服務時長4萬小時。優質熱情的志愿服務和公益講解,讓遠道而來的游客感受到泉州的溫度,為文明實踐以及講好泉州故事添薪助力。

來 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在线观看黄V免费网站免费 亚洲视频在线香蕉 | 小说区图片区综合久久亚洲 | 尤物tv国产精品看片在线 | 色老99久久九九爱精品 | 五月天婷婷在线播放视频 | 亚洲精品免费福利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