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山所與三創園聯合開展
打謠宣傳進企業
向網絡謠言說“不”!
為進一步提升轄區內企業員工網絡安全意識,普及網絡安全知識。近日,晉江市公安局羅山派出所民輔警赴轄區企業開展打擊整治網絡謠言宣傳活動。
活動中,民輔警通過發放宣傳資料,現場用生動的案例和互動的方式,詳細闡述了網絡謠言的危害性及其種類,告知群眾網絡謠言不僅會誤導公眾,損害他人名譽,甚至可能引發社會恐慌和不安定因素。此外,還將網絡謠言防范內容整理成順口溜,發到職工及居民微信群,提升網絡防范意識,提醒大家遠離網絡謠言,堅決做到理性上網、不傳謠、不信謠、不造謠。提醒企業職工編造散布網絡謠言可能會承擔的法律責任,以及網絡謠言對當事人及社會造成的危害,使得企業職工深刻認識到網絡謠言的危害性。
01
什么是網絡謠言?
網絡謠言是指別有用心的人員利用境內外網站、社交平臺等網絡介質,傳播沒有事實依據,且帶有攻擊性、目的性的不實信息。
02
網絡謠言常見類別
①網絡災害謠言:捏造某種災害即將發生的信息,或者捏造、夸大已發生災害的危害性信息,引起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
②網絡恐怖謠言:指虛構恐怖信息或危害公眾安全事件信息,引發公眾恐慌,擾亂社會秩序,引起公眾對政府管理的不滿,影響社會穩定。
③網絡犯罪謠言:指捏造駭人聽聞或令人發指的犯罪信息,引起公眾憤怒、恐懼,引發公眾對政府、政府工作人員或某些群體的不滿,同時也影響當事人的聲譽,擾亂他們的正常生活。
④網絡食品及產品安全謠言:指捏造或夸大某類食品或產品存在質量問題,引起公眾對該類食品或產品的抵制,導致該類食品或產品生產者、銷售者損失。
⑤網絡個人事件謠言:指針對某些個人而編造吸引眼球的虛假信息,侵害當事人隱私,給當事人造成負面影響甚至經濟損失。
03
如何辨別網絡謠言
1.文章發布的權威性。
注意觀察文章結尾是否有署名或標注出處,判斷其是否由權威媒體或機構發布,避免被作者主觀臆測帶偏。
2.內容觀點的客觀性。
閱讀時應注意文章是否存在夸大事實、以偏概全、斷章取義、極端言論、文不對題等表達方式。
3.瀏覽頁面的健康性。
部分平臺為吸引關注,將色情、浮夸等類型的圖片設置為封面,或頁面含有大量廣告、網絡小說鏈接等不健康內容。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