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聚焦泉州»正文

泉州向新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5-01-09

 



 

來源:1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

作者:新華每日電訊記者龐夢霞 黃景鴻

許多人感慨傳統產業利潤薄,“傳統”是否意味著“夕陽”?泉州經濟基本盤確有“傳統”底色,但當記者走進工廠車間、拿起樣衣樣鞋,看到生產制造端和產品端都充滿“新”活力,泉州給出了有力的否定答案。

存量求精,增量求進。電子信息產業園、集成電路產業園拔地而起,科研機構、大院大所落地,產業鏈條向兩端不斷延伸……福建泉州統籌培育新動能和更新舊動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近日發布的《泉州市政府工作報告》顯示,2024年泉州地區生產總值預計增長6.2%,固定資產投資預計增長7%。面對外部壓力加大、內部困難增多的復雜嚴峻形勢,泉州經濟運行韌性十足。

位于長三角與珠三角之間的泉州,遠離超級城市群輻射,也沒有特殊政策加持,卻在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上,以愛拼敢贏、求新圖變創造出“天時地利人和”,闖出一片天地。

制造大市邁向“智”造強市

泉州供應全國40%的運動鞋、40%的衛生用品、10%的紡織服裝和20%的休閑食品,傳統產業是泉州經濟最厚實的家底和“壓艙石”。面對勞動力成本上升、要素價格上漲、產品利潤率下降的轉型“大考”,體量巨大的“泉州制造”細致雕琢傳統產業,一片紙、一塊布、一雙鞋、一件衣、一個馬桶蓋也能玩出“新花樣”。

傳統產業“追云逐數”。走進位于泉州晉江的華宇錚鎣集團數字化織造車間,約千臺經編、緯編、梭織機器轟鳴,幾百平米的車間里只有零星幾個工人,他們不再盯著機臺,“袖手”生產成為現實。智能車間中控看板實時顯示訂單進度、設備運行狀態及質量數據。車間工人告訴記者,以斷紗檢測為例,設備應用經編激光吹風和紅外斷紗自動檢測系統,機器能夠自主提示斷紗出現的具體位置,不用再費眼盯著比發絲還細的線翻找了,現在一個人就能看20個機臺。

一組數據顯示出數字轉型的成效:開機率從70%提升至90%,設備用電能耗降低超過23%,產品不良率從25%下降到5%……

數字化技術同時顛覆了傳統交易方式。華宇錚鎣執行總裁蘇成喻舉例說,客戶來樣找布,以往需要先分析樣品工藝,再從倉庫3萬多種布料中找出和樣品相似的庫存。現在應用的AI智能找布系統,將公司布料全數編入“布料電子圖書館”,只需拍照搜圖,不到十秒,系統就能檢索出網孔、花紋最相近的布料。

“創新是做未來的訂單,觀念一換,傳統行業也能成為永不落幕的朝陽產業。”蘇成喻說,公司每年研發投入超3000萬元,研發占比約5%。2024年銷售額預計增長30%,目前還拓展出家居家紡、嬰童用品、汽車坐墊等產品矩陣。

數字化轉型正當時。泉州市工信部門數據顯示,當地7035家規上工業企業中,已有超過6100家積極投身數字化轉型浪潮。為幫助“不敢轉”“不會轉”的企業順利試水數字化,泉州推出“數字超市”平臺,連接起數字化服務商與企業,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數字化轉型服務。

工業插上“數字翅膀”的同時,制造業產品的含“智”量也越來越高,創新在全市傳統產業蔚然成風。

在泉州南安的九牧綠色黑燈工廠中,機器人在流水線上分揀配件,連入5G專網的AGV小車,滿載生產物料靈活穿梭。該工廠每年可生產400萬套智能馬桶,品質提升25%,生產效率提升35%以上。“圍繞現實問題推出解決方案,也是創新的重要方向。”九牧集團工作人員指著去年剛上市的一款超靜音數智馬桶說,這款馬桶以“排”代“沖”,將沖水噪音降至38分貝,聲量相當于安靜時的圖書館。在智能馬桶方面,目前九牧集團已有1000多項專利。

在泉州洛江,專業生產瀝青混合料攪拌設備的福建省鐵拓機械股份有限公司,依靠創新在競爭激烈的機械工程市場中脫穎而出,2019年被工信部認定為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差異化定制是關鍵,創新技術是支撐。”公司總經理高岱樂說,盡管工程施工有一套既定的流程,但是不同地域的氣候、地質差異較大。這對鐵拓既是挑戰,也是機遇。許多大型工程設備制造商規模化生產,成本低但靈活度不高。而針對多樣化的市場需求,鐵拓依靠技術創新及時響應,保障產品的交貨時效和質量,逐漸在行業站穩腳跟。

源自傳統產業的新技術、新突破、新工藝不斷涌現。安踏跑鞋隨著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遨游太空,一個看似普通的南王紙袋可以承重20公斤,一根小小的潯興拉鏈上有多個專利、涉及14個一級學科……一片紙、一雙鞋、一根拉鏈、一個馬桶,在泉州都被當成科技產品來做,不少企業在研發投入方面花大力氣、“下血本”,以創新驅動實現產品科技化躍升,攀向產業鏈、價值鏈高端。

新興產業乘勢而起

科技大潮勢不可擋,泉州聞潮而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互促互融,成為產業能級躍升的不竭動能。

“近年來,公司在氮化鋁陶瓷上下游布局,在氮化鋁陶瓷補鏈、穩鏈、強鏈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福建華清電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施純錫介紹,華清目前已實現了氮化鋁陶瓷粉體的量產自供和陶瓷金屬化、精密陶瓷產品的小規模應用。

近3年來,華清每年產能增長30%左右。施純錫說,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產品,開辟新賽道,目前研發投入占比超過10%,未來還將進一步擴大。通過堅持自主研發同時完善產業鏈,華清已成為國內光伏儲能、LED封裝、電動汽車、電力電子等行業多家頭部企業的關鍵材料供應商。

新材料、新能源、電子信息、高端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聚鏈成勢,集群效應彰顯。

走進泉州晉江的集成電路產業園,一幢幢高大寬敞的建筑映入眼簾。“目前園區已落地晉華、渠梁、勝科納米、中探針等產業鏈項目50多個,總投資超1000億元。”泉州半導體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委會晉江分園區辦事處副主任丁永漢說,園區的集成電路產業生態覆蓋了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裝備材料及終端應用全產業鏈。

“產業園區企業集群優勢明顯。”丁永漢介紹,園區企業可共享基礎設施、人力和信息等資源,上下游企業間交易更加便利,降低了成本。同時,技術創新具有溢出效應,園區企業通過交流合作、協同發展,提高創新效率,助力園區企業集群實現規模經濟效應,進一步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一片片高效太陽能電池板從生產線下線,運往全球各地;高性能纖維材料不斷突破技術瓶頸,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高端裝備制造等尖端領域;半導體產業從無到有,集成電路設計、制造等關鍵環節屢獲突破……

創新成果從樣品變產品,從產品變產業,少不了智慧大腦“加持”。泉州曾為沒有高水平高校、缺乏工科和技術型研究機構而苦惱。為彌補產學研融合短板,近年來泉州發力引入“外腦”,與本地產業緊密合作。這些引入的院所承擔了泉州產業關鍵共性技術、重大創新產品的研發攻關任務,為延鏈、補鏈、強鏈注入“動能”。

印染業普遍面臨“高耗水、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困擾,如何提升“含綠量”?企業出題,院所解題。中國科學院海西研究院泉州裝備制造研究中心的“超臨界無水染色技術與裝備應用”項目,為企業提供了無水染色、環保染色的解決方案。該中心負責人說,貼近企業與行業,為科研項目成果落地提供便利,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融合取得“雙贏”。

泉州科技局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泉州已引進國內知名高校、中國科學院下屬研究機構、央企等,共建30家科研院所。為泉州集聚各類人才1430余名,為企業解決技術難題2000多項,覆蓋智能裝備、電子信息、紡織鞋服、石油化工、新材料、陶瓷建材、生態環保等產業領域。

提速奔跑 政企同向而行

在“睡不著的泉州”,“拼”字已經融入當地人血液。大批企業家懷著舍我其誰、逆風翻盤的勇氣,在風浪中穩船張帆。與此同時,地方政府做好“推車手”“服務員”角色,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企業拼上加拼,奮勇直前。

泉州從“家家點火,戶戶冒煙”的鄉鎮工業起步,散落在各村鎮的作坊成為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載體。經過幾十年的發展與產業變遷,部分舊工業廠房土地利用不集約、畝均效益偏低,同時新項目“一地難求”。土地作為工業發展最重要的要素之一,如何充分保障?

泉州摸清閑置、低效工業用地約8萬畝,2019年至今已盤活2.5萬畝。一手“騰籠換鳥”盤活閑置土地,一手規劃標準化園區,“向天要地”。

在石獅服裝智能制造園,規劃了3.0容積率的標準廠房、倉儲研發銷售中心、配套物流用地和網商人才公寓,涵蓋研發、生產、倉儲、銷售、人員生活配套全鏈條。泉州市發改委主任廖良結介紹,在標準化園區,“上下樓即是上下游,左右鄰就是產業鏈”。當地政府將園區規劃建設好后,符合產業發展要求的企業可實現“拎包入駐”。

千方百計提供要素保障,是泉州呵護市場主體的一個縮影。福建盼盼食品集團總裁蔡金釵感慨,好的營商環境是民營企業健康發展的源頭活水,是企業家的信心之源。泉州相關部門會主動上門講解介紹一些優惠政策,“政策找企”讓企業家倍感溫暖。

當前外部環境變化復雜,企業則積極擁抱變化,挖掘新渠道、開拓新市場。

進入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車間參觀通道,只見庫位林立,自動化穿梭車及升降機往來不輟。每年80億個手提紙袋、食品用紙盒、紙杯等紙制品從這里誕生,供給肯德基、星巴克等快消品牌。把“利潤很薄,通常要計算到小數點后三位”的紙制品做成大生意,南王“把一件簡單的事做到極致”。

可折疊為平面的箱包、用環保紗線制成的手袋……走進福建普斯特服飾有限公司,各類創新設計的產品擺滿展示柜。這家以內銷為主的服飾箱包企業,2024年出口增長約10%。公司副總經理蔡燦榮說,公司在來贊達、速賣通、亞馬遜等跨境電商平臺上找到了新的增長點,成立了跨境電商事業部和直播團隊。現在出口訂單不僅來源自展會和郵件,線上與直播銷售也成為獲單重要渠道。

在泉州石獅,每秒有14件快遞從這里發出。位于石獅的泉州鵬泰服飾有限公司訂單已經接到了2025年5月份。公司總經理趙文宏介紹,公司通過“小單快反”模式,將數碼打印技術應用于服裝生產,激光智能裁剪實現單件單裁、柔性制造。“運用大數據加AI技術,實現了生產小單同樣有大單的效率,交付時間比同行縮短約60%。市場環境和需求急劇變化,我們要用更快速的反應來應對變化,跑在市場前頭,方能立于不敗之地。”

泉州市商務局電商科負責人介紹,為適應新市場、新產品、新渠道等變化,泉州引導本土企業布局新興市場,設立涵蓋直播銷售、線下體驗、倉儲物流的泉州優品海外展銷中心,打通市場拓展服務的“最后一公里”。

來 源:新華社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亚洲AV网站在线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污网站 |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aⅴ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