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市委市政府確定36個為民辦實事項目
提高母嬰保健水平 服務“全面二孩”
核心提示
昨日,市委常委會研究了2016年市委、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初步安排實施36個項目,包括8個新增項目,28個延續項目。在經濟困難年景下,概算總投入達16.2億元,為歷年最多,較2015年增幅超過50%。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項目既包括近年來實施效果較好,受到市民肯定的一批項目,也包括緊扣新形勢的新舉措,如應對“全面二孩”政策放開后的優生優育保障問題,中心市區“全面禁摩”后的出行問題,人口老齡化帶來的養老問題等,可謂民生盛宴。 □泉州網-泉州晚報記者 鄭意凡
城市宜居
市區投入1.3萬輛公共自行車
明年7月,我市對超標“電摩”設置的過渡期將到期。禁行電摩后,市民出行問題如何平穩過渡?
中心城區公共自行車項目將于明年啟動,提高公交出行分擔率,改善交通擁堵,同時促進城市節能減排,市民強身健體。項目建設范圍以舊城區為主,兼顧東海、城東、北峰等新城區。擬設置410個租賃站點,投入1.312萬輛公共自行車。明年底前完成一半,其余在后年上半年全部建成并投入運營。
購置100輛新能源公交車
明年,我市將繼續提升公交出行和服務水平。購置100輛新能源公交車,主要用于更新報廢車輛和新增公交線路,并加密現有公交線路,延長服務時間。明年底前將開通1條公交快線,采取“大站快運”的方式,減少沿途經停站點,縮短乘客在途時間,滿足市民不同的出行需求。
同時,還將加入全國互聯互通平臺,進一步提升泉州交通IC卡的使用范圍和領域,增加充值網點和網上充值平臺。
為近5000環衛工人投保意外傷害險
在進一步加強城市衛生保潔保障能力建設方面,首先是“鳥槍換炮”,明年我市將把臟破的人力垃圾收集車更換為電動垃圾收集車,共更換150輛;把滴撒漏嚴重的“土炮”、農用車、拖拉機等老舊垃圾運輸車更換為新式垃圾運輸車,每輛載重可達1噸,共更換25輛。
同時,將進一步提升環衛工人待遇。到明年底,鯉城、豐澤、洛江、泉港和泉州開發區的環衛工人在工傷保險基礎上補充意外傷害商業保險,保障額度不低于60萬元。計劃惠及近5000名環衛工人。
此外,還將把鯉城、豐澤、洛江、泉港建成區社區公廁移交區級統一管理。
實施內溝河水質及景觀提升工程
城市內溝河是城市重要的風景線,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
明年,我市將對筍浯溪、八卦溝、東環城河、田安渠、七中溝、新門大池進水口等內溝河進行清淤,涉及河段約9.5公里。同時,對內溝河景觀效果較差的部分綠地進行整治。鯉城將實施南環城河(迎津水閘—溝后)西側和小八卦溝(百源川池至八卦溝)截污管道整治,及七中溝新建集水坑提升改造;豐澤將實施南環城河(迎津水閘—溝后)東側和田淮渠(東環城河至東干渠)截污管道整治。相關部門還將聯手對內溝河兩側違法排污行為進行打擊處罰。
中心市區新建60條健身路徑
近幾年來,我市在社區、村、公園等建設了多批健身路徑,便于群眾就近就地健身,明年將繼續在鯉城、豐澤、洛江、泉港新建60條全民健身路徑。
開展20個新型社區治理試點
2014年以來,我市已選取22個社區開展社區治理試點。今年將繼續選取20個條件比較成熟的社區開展新型社區治理試點,實施“一定五化”(定發展目標,布局功能化、管理智能化、服務人本化、協作社會化、保障多元化),增強社區居民的歸屬感和幸福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