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扶特殊、困難群體
繼續開展“計生特殊家庭”關愛行動
我市將對女方年滿49周歲的失獨家庭成員每人每月給予1000元的特別扶助金。對新發生的失獨家庭,每戶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慰問金;對新發生獨生子女傷殘家庭,每戶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慰問金。
為特困失能老人實施政府購買服務
據2015年摸底調查統計,全市老年人口中有失能老人2.7萬人,其中特困且重度失能的老年人達7362人。幫扶特困失能老人的項目已連續3年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明年扶助人數將由2000人增至2500人,每名特困失能老人每月補貼300元。將依托中介組織、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基層老年組織或老人鄰居、親屬等為特困失能老人提供醫療護理、生活照料、家政服務、代購物品等服務。
實施貧困殘疾人救助工程
據全國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顯示,泉州有0—14歲學齡殘疾兒童19169人,有肢體殘疾人10.21萬人,其中近90%有康復醫療服務、輔助器材、康復訓練與救助的需求。我市將繼續為貧困殘疾兒童康復訓練實施救助,計劃幫扶300名7—14周歲貧困腦癱、孤獨癥兒童,在其接受康復訓練期間每人每年補助12000元;繼續對貧困殘疾人輔助器具給予適配救助,計劃對300名需要且適合裝配假肢或矯形器的貧困肢體殘疾人,每例補助假肢或矯形器裝配費12000元。
為348戶農村低保家庭建設安居房
此項目已連續9年列入為民辦實事項目。9年來,全市共投入1億多元為3228戶農村低保(含農村五保)家庭建設了安居房。但據不完全統計,全市目前還有600多戶低保家庭仍住在危房。明年,我市將為洛江、泉港、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臺商投資區348戶農村低保家庭建設安居房。每戶補助3.5萬元,計劃讓他們在2017年新年春節前遷入新居。
農村低保標準向扶貧標準看齊
明后兩年,洛江、泉港、南安、惠安、安溪、永春、德化和臺商投資區將繼續根據發展水平和物價變動情況,逐步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年低保標準在4000元以下的(2010年泉州市定貧困線),要在兩年內調整提高到4000元,確保2018年前低保標準和扶貧標準“兩線合一”。
關愛老年人
建設100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
“十三五”規劃建議提出,到2020年,90%以上的鄉鎮和60%以上的建制村要完成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我市現有農村養老服務設施414個,距離建設目標差距較大。明年,將建設100個農村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要求每個中心(站)應符合抗震標準,設置不少于10張機構養老床位或是日間照料室床位,具備為農村老年人特別是留守、空巢老人提供就餐、短期托養、家政服務、文化娛樂等照料服務。每家補助20萬元。
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
2014年,我市成立居家養老信息化平臺,并陸續在社區設立實體服務站點為老年人提供就近服務。目前已有9個縣(市、區)納入平臺服務范圍。明年,政府將繼續為中心市區(鯉城、豐澤)7000名特困失能、空巢、孤寡、失獨老人購買每人每月20元的居家養老基礎服務,并為其中1200名提供每人每月50元的居家養老實體援助服務;繼續為已納入平臺服務范圍的洛江、泉港、石獅、晉江、惠安、安溪、永春等7個縣(市、區)共7500名老人購買居家養老基礎服務;同時,還將向尚未納入平臺的南安、德化和臺商投資區拓展,覆蓋約3000名老人。
三農發展
改造農村公路危(病)橋15座
計劃投資4500萬元,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300公里,改造農村公路危(病)橋15座以上。
明年我市將對排查出存在道路交通安全隱患的119個農村道路交叉路口采取增設減速坎、警示牌、施畫人行橫道線等。
建立100家農民工創業扶助基地
明年擬建立100家農民工創業扶助基地。對每家初期給予1萬元啟動資金支持;6—9月指導其開展創業活動,對通過中期考核的每家補助2萬元;年底考核驗收合格的每家再補助2萬元。
提升30—40家農村鄉鎮衛生院
根據深化醫改的要求,我市將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設,保證一般常見病、多發病、危急重癥的診治能夠在縣域得到基本解決,2020年力爭縣域內就診率提高到90%左右。明年市縣兩級將籌資1000萬元,重點提升30—40所農村衛生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