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經濟網10月8日訊(記者 李祖勇 通訊員 李銀土)由惠安縣隴西文史研究會主辦,惠安縣李文會歷史文化研究會、小岞李文會大宗祠文化發展促進會承辦的“『大美小岞 宰相故里 』惠安縣隴西文史研究會2018年會暨紀念南宋宰相李文會誕辰921周年”活動近日在惠安縣小岞鎮舉辦。
小岞擁有綿長曲折的海岸線、周邊有小岞美術館、風車島、李文會故居、東山古城、小岞惠女林場、小岞特色館、前內漁港等景點,給外地嘉賓享受一場岞島旅游饕餮盛宴。
惠安縣李文會歷史文化研究會李玉昆會長致歡迎辭
本次年會將惠安李氏宗親交流活動與旅游、人文故事(李文會故居)宣傳融為一體,打造一場富有小岞特色惠女民俗風情的年會,旨在打造小岞人文故事、名人故居旅游景點的宣傳,配合小岞生活藝術島的建設。
研究隴西(沙堤)李氏文化,不單純是惠安李氏家族的宗親活動,而是通過各位鄉賢的共同推動,以研究姓氏文化為出發點,弘揚民族優秀傳統,繁衍先輩人文美德,共同推動惠安(小岞)旅游文化(人文底蘊)資源,進一步打響小岞旅游人文資源(名人故居旅游景點)的品牌,讓美麗的小岞生活藝術島更加有內涵。
■李文會簡介
李文會(1087—1158年),字端友,謚靖節,惠安小岞后內人。曾拜副相,是惠安歷史上唯一的宰相。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李文會以八行舉進士,名登科甲。旋即被提拔任官。紹興十二年(1142年)累官至監察御史,越年遷殿中侍御史,又遷御史中丞。十四年(1144年)五月,官拜端明殿學士,僉書樞密院事兼權參知政事。
紹興十四年秋天,李文會衣錦還鄉省親。時小岞半島與大陸連續的一段海灘叫“七里湖”,潮水經常淹沒海灘,行人無法通行。為了迎接他回鄉,沿海的官員就發動老百姓挖掘了半個鳳山的沙土,填平了“七里湖”,筑起了一條沙堤。其時,李氏宗祠亦修建起來,其父因子貴而被封贈為光祿大夫員外郎。他拜了祖宗并視察了宗祠,非常滿意,當即口占一絕:“龍樓鳳閣九重城,新筑沙堤丞相行。我貴我榮君莫羨,二十年前一書生”。
李文會權至參知政事時,與秦檜同列朝堂。紹興十四年(1144年)十二月,他因彈劾奸臣萬俟卨等而得罪了秦檜,御史中丞楊愿窺到秦檜厭惡李文會,于是就彈劾李文會“恤邪害政”,秦檜趁機“莫不以微忤出去”,罷掉李文會僉書樞密院事,尋謫筠州居住,后又被移置到江州。在謫居江州時,他潛心研究佛學,系統地對《金剛經》進行了注解,并撰寫《三教通論》。在這里平平靜靜地生活了十年。
紹興二十四年秋(1154年)七月,李文會恢復職務,出任四川逐寧知府。紹興二十五年(1155年)九月,李文會調任四川瀘州知府。在瀘南日所著《中興十要》,就當時南宋五朝的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十方面進行了深刻的分析和闡述,提出了一些興利除弊的措施。十一月,秦檜病死。李文會復龍圖閣學士知潭州。紹興二十七年(1157年)七月,李文會案得到平反,并以龍圖閣學士出任四川安撫制置使兼知成都府。李文會在四川執政一年多,雖然年事已高,仍懷有滿腔熱血與報國之心。由于勞累過重,于紹興二十八年八月初一日,病逝于成都府。
李文會歸鄉(后里)隱居時,致力鼓勵鄉人從事發展經濟和海上運輸業,造船航海經商。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