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有這個APP,給老年人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安溪鳳山社區80歲的李奶奶如是說。
李奶奶是鳳山社區的空巢老人,今年8月初的一天晚上,她正在廚房做飯,家里突然停電了。正當不知所措時,她想起社區黨支部書記之前告訴她,只要生活遇到麻煩,就打開“鳳山紅”APP。于是她拿出手機打開APP,摁下“求助”鍵。不一會時間,社區黨員小張就趕到了她家里。小張了解情況后,得知李奶奶原來是因為使用有故障的老舊電器引發短路,很快找到停電原因并修復電路。
社區自愿者為老人介紹“鳳山紅"APP求助使用方法
近年來,安溪鳳城鎮鳳山社區黨支部直面社區服務群體,創新互聯網與基層黨建和社會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創建“鳳山紅”社區黨建微平臺,拓寬“互聯網+社區”便民服務渠道,以一站式的服務方式,打通聯系群眾最后一公里。
“群眾的事無小事。身為黨員干部,要時刻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面對面、心貼心,扎扎實實解決好群眾最關心問題難題,不斷提高居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社區黨支部書記陳秀珠說,隨著互聯網信息時代的到來,社區為民服務模式面臨著全新挑戰,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聯網+”開展黨建工作和社區管理,已然擺在了社區黨支部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經過兩年多的摸索,“鳳山紅”社區黨建微平臺于今年7月2日正式上線,標志著福建首創的“互聯網+黨建工作+社區管理”模式的APP平臺正式投入使用,有效激發了基層黨建工作的新活力。
據了解,“鳳山紅”黨建APP是根據社區不同人群的服務、救助需求,設定了群眾版、黨員版、快捷版。平臺首頁設有社區黨建、社區服務、社區綜治、黨居務公開、黨員積分、黨員會議直通車等9個板塊,凸顯黨建工作和社區管理的“互聯網+宣傳”“互聯網+服務”功能。值得一提的是,對社區80周歲以上的部分老人、空巢老人、殘疾人等人群,社區為他們免費發放手機并安裝快捷版的APP,在緊急時刻只需要按下快捷鍵即可發出求助信息,周邊黨員干部和志愿者接到信息后,第一時間趕到求助現場提供無償服務。目前,已有300多人下載“鳳山紅”APP,在社區黨員干部、志愿者、空巢老人等需要服務的群體實現全覆蓋。
鳳山社區成立于1995年,是典型的山區縣城鎮社區,現有居民4900多名,有一半居民在外工作、創業和讀書,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殘疾人近50人。近年來,鳳山社區黨支部主動上門走訪困難群眾,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情況,及時幫助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困難,讓困難群眾充分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鳳山社區組織醫務自愿者定期為老人義診
85歲的車進香老人自老伴去世后,三個子女也外出工作,家里就剩下她和一個患有癲癇癥的55歲兒子張建國。她告訴記者,社區黨支部定期組織志愿者主動上門,免費為我們理發、檢查身體,邀請我們參加節假日文娛活動。“鳳山紅”社區黨建微平臺開通后,社區黨支部安排志愿者耐心為我們講解使用方法。不久前,兒子張建國癲癇癥發作摔倒,她使用“鳳山紅”緊急求助,就近的志愿者接到救助信息后,迅速趕到現場,將病人送到醫院急救,解了老人的燃眉之急。
“鳳山社區首創推出的‘互聯網+黨建服務’求助模式,可以新潮的比喻為當下流行的網約車打車服務。”鳳山社區黨支部劉月芳對平臺的服務功能有個形象比喻:每一位黨員好比一輛網約車,而每一位求助者就是乘客,只要乘客發出乘車需求,無論何時何地,網約車總會及時出現在乘客面前。
據悉,為了更好地服務社區百姓,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黨員就在身邊,鳳山社區黨支部把“鳳山紅”黨建APP的接單上門服務,作為年度考核黨員干部業績的一項重要指標,通過建立“鳳山社區黨員干部志愿服務”臺賬,細化積分準則,推行季度考核,讓每一位社區黨員干部都成為名副其實的志愿者,實現“黨員精準服務”目標,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范作用。“鳳山紅”社區黨建微平臺正式運行近3個月來,共為多位空巢老人、殘疾人提供不同形式的上門服務,黨建服務功能已初步顯現。
在強化“鳳山紅”黨建APP扮演“居民生活的助手”的同時,鳳山社區黨支部牢牢抓住主線,始終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讓“鳳山紅”社區黨建平臺巧妙扮演“黨務工作的抓手”“黨員學習的幫手”的角色,定期發布社區黨建新聞、學習視頻、學習任務要求,組織黨員干部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同時實現黨費收繳、發展黨員、社區經費開支、黨員積分管理等黨建工作透明化,為社區黨員群眾在組織工作、黨員教育管理、先進典型宣傳等方面提供了極大的便利,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社區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開展情況(張少君報道)。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