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末,全市本外幣各項存款、貸款余額分別比增13.38%和13.04%,貸款增幅居全省第三位;全市新增存款696億元、新增貸款444.95億元,完成全年目標的69.6%和44.5%;新增一家上市企業、35只企業債券,新設2只母基金;新增國資基金規模38億元……打開泉州金融一季度“開門紅”成績單,從一串串亮眼數據中,足見全市金融運行持續保持平穩向好勢頭。
“我們狠抓一季度工作,精準發力,全力推動金融賦能實體經濟,一季度金融運行實現‘開門穩’‘開門紅’。”市金融監管局局長陳德慶告訴記者,預計2023年全年金融運行總體平穩向好,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將進一步提升。
開春以來,泉州金融系統緊抓穩金融、惠實體、助紓困,有力服務經濟企穩回升。在全省率先建立金融工作聯合調度機制,細化分解全年增存增貸指導性目標,每月進行晾曬、比拼、督促,今年以來,市縣兩級開展融資對接會36場、意向金額461億元。在全省首創營商環境“獲得信貸”月度通報督導機制,實現2022年度省營商環境評價“融資支持”指標提升至“標桿”水平。在全省率先建立“政銀企擔”融資月度“一站式”對接機制,累計促成1960家企業獲得融資286.84億元;截至3月底,全市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融資擔保余額107億元,同比增長50.7%。在全省首創“紓困貸”周通報督導機制,累計投放8期共7095筆,涉及281.06億元,投放金額居全省第一位。此外,民營和小微企業首貸擴面、百名行長進萬企、上市企業“潛龍出水”調研建檔等專項行動持續推進金融服務提質增效工作進入深水區。
長遠來看,強化金融賦能實體經濟,要從頂層設計上持續完善政策體系。陳德慶介紹,截至目前,今年泉州已陸續出臺一系列金融專項扶持政策,涉及基金業、供應鏈金融、中小微企業融資增信資金、企業應急保障周轉基金、金融服務鄉村振興等領域,“目前我們還在研究草擬多份政策,瞄準傳統產業和新興產業發展的實際金融需求。”
面對“增存增貸‘雙1000億’”“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100場”“新增首貸戶1萬戶”“新增上市企業6家、新增基金規模500億元”等既定年度目標,市金融監管局全體黨員干部都有著強烈的責任感和緊迫感。“抓好金融工作,護航泉州經濟行穩致遠,我們責無旁貸。”陳德慶說,下階段,市金融監管局將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加快推進金融“一把手”工程建設,以金融調度機制為總抓手,統籌推進調度全市金融重點工作。
時下,泉州正如火如荼推進推動民營經濟新一輪高質量發展,亟須源源不斷引入金融“活水”。記者了解到,市金融監管局接下來將深化“百千萬”融資促進活動,完善“政銀企擔”融資對接長效機制,爭取全年新增企業融資“白名單”1500家;實施全周期的股權投資扶持,制定實施基金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撬動社會資本“投早投小投新”;推行企業上市“服務直通車”、常態化路演、合規證明“一站式”服務等機制,實施“一企一方案”精細輔導,推動更多優質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做大做強。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