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美食不僅是味蕾的享受,更是文化傳承與創新的體現。作為一座擁有深厚歷史文化底蘊的世遺城市,泉州正以其獨特的世遺魅力和深厚的美食底蘊,積極申創“世界美食之都”。
豐澤簪花家宴(資料圖)
近期,泉州邀請揚州、潮州、四川、順德的專家學者,共同分享這些城市成功獲評“世界美食之都”的寶貴經驗,為我市申創“世界美食之都”工作提供寶貴的借鑒。此次交流不僅拓寬了視野,也為泉州美食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揚州大學旅游與烹飪學院院長、中餐非遺技藝傳承文化和旅游部重點實驗室主任侯兵教授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球共有56個“世界美食之都”,中國以6座的成績成為獲評“世界美食之都”最多的國家。據介紹,揚州市在申創“世界美食之都”過程中,通過實施美食技藝傳承計劃、美食產業轉型計劃、美食文化共享計劃、美食創意就業促進計劃,將文化和創意作為重要驅動力,促進美食創意向社會各個方面深入滲透。他建議泉州按照節點推進申創工作。
“宋元海絲宴”已成為泉州美食文化的一張名片(資料圖)
來自四川旅游學院川菜發展與飲食文化研究院院長、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特邀副會長及飲食文化專委會主席杜莉,以國內首個獲評“世界美食之都”稱號的成都為例進行分享。她介紹,成都通過規劃餐飲市場上本土川菜與外地、異域餐飲多種業態并存謀求發展,挖掘與傳承保護美食非遺資源,建立健全標準體系與名牌體系,通過科技賦能、立體營銷等方法,將餐飲與文旅深度融合,助力川菜走向世界。成都獲評“世界美食之都”之后,將川菜與熊貓打造成城市的特有形象與標志,通過有滋有味地講好中國故事,持續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快速提升城市國際知名度與影響力。她建議泉州多維度把握自身優勢與特色;精心設計與重點突破,夯實基礎與強化品牌。
德化紅菇拌面線(資料圖)
順德是粵菜的重要發祥地,被譽為“中國廚師之鄉”,素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的美譽。粵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國務院僑辦中餐繁榮基地中心主任陳健介紹,隨著粵菜產業快速發展和粵菜工藝推陳出新,對粵菜烹飪專業人才培養提出更高更新要求,因此人才的建設尤為重要。順德職業技術學院2005年與中國烹飪協會、順德區政府合作籌建中國烹飪學院,2007年開辦烹飪工藝與營養專業,2014年中國烹飪學院掛牌成立,順德從“高定位、大平臺、國際化”到“四名貫通、育訓結合、中高職一體化”的烹飪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施“名店出名師,名師帶名徒”戰略,培養既傳承傳統粵菜廚藝,又掌握粵菜新知識、新設備、新工藝、新技術,并擁有較高文化藝術修養和國際化視野的新一代餐飲類專業人才,服務社會經濟發展。
惠安番鴨燉紅鱘(資料圖)
潮州市韓山師范學院潮菜學院副院長黃俊生則從潮州申創“世界美食之都”歷程及泉州和潮州兩地淵源入手展開分享。他指出,在源遠流長的美食文化中,潮州提煉出海鮮為主、佐料講究、食不厭精、清淡素雅的美食特色,泉州應充分挖掘自身美食文化內涵,打造極具特色的泉州美食IP,挖掘傳統亮點,打造創新看點。
專家們表示,泉州作為一座擁有豐富美食文化和深厚歷史底蘊的世遺城市,應結合自身優勢,充分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積極探索符合自身特色的發展路徑,并祝福泉州在不久的將來,成功躋身“世界美食之都”的行列,為全球美食愛好者奉獻一場場味覺與文化的盛宴。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