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購重組,向來是行業關注的焦點。圖為媒體抓拍企業合作瞬間(杜連財/圖)
編者按
并購,向來備受資本市場關注,也是商界資源整合的重要題材。鞋服作為中國市場化最早、國際競爭力最強、發展最為蓬勃、最受關注的行業之一,在品牌擴張,穩扎全球市場的同時,啟動并購重組這一配置資源的重要手法也開始暗流涌動,當然,鞋服業作為泉州最具優勢的傳統產業,泉州企業家絕不僅僅當看客。
隨著七匹狼收購肯納、安踏拿下菲樂、九牧王攜手VIGANO……一系列海外并購的相繼上演。近期,安踏斥資2.54億,收購同在晉江的寰球鞋服,成為泉州企業間最大的一筆并購案。在業界看來,這傳遞一個信號:鞋服產業并購潮來襲了。
當然,目前全球經濟低速運轉,企業估值縮水,并購對象正變得唾手可得,這讓企業間重組并購常態化起來。對于泉州鞋服等國際化程度較高的行業來說,或許將迎來參與全球化最好時機。
本期,商報財經深度特別關注并購潮來襲的泉州民企,希望能給泉州企業并購重組和資源整合提供參考和借鑒樣本。
□策劃/商報
□執行/陳雅惠
□文字整合/陳雅惠 林婕
資本驅動下的收購脈動
安踏斥資2.54億收購寰球,這是泉州鞋服業最大的一筆并購。這傳遞一個信號,服飾產業并購潮來襲了
曾經火熱的泉州造牌運動正加速分化和整合。經過殘酷的市場環境優勝劣汰,品牌之間的并購聯合或抱團取暖將不可避免。近來,隨著安踏體育的財報一起出爐,泉州產業最大的一筆并購浮出水面。
安踏2.54億收購寰球
安踏體育并購泉州寰球鞋服,這起泉州企業間最大的并購,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各種不同版本,就在坊間流傳著。2月25日,安踏體育發布2012年財務報告,披露了“收購寰球業務”細節:以55%的比例控股泉州寰球,100%控股全鋒(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泉州東袆達輕工發展有限公司。
目前,在這起總價2.54億元的企業股權收購中,安踏體育的現金凈流出約為1.51億元,其中約1.36億元已經支付完畢。
泉州寰球成立于1988年,目前擁有全鋒(福建)鞋材有限公司、泉州東袆達輕工發展有限公司(已被安踏體育100%控股)和泉州鴻展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等三家配套企業,是一家集團型運動休閑鞋生產企業。有關資料顯示,作為出口型企業,泉州寰球2005年獲得了中國名牌產品、國家出口免驗等稱號,2007年獲得國家工商總局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產品暢銷世界30多個國家、地區和全國各地。對于這些無形資產,包括專利及商標,收購中被估值67.1萬元。
相比之下,安踏體育的起步晚了一點。1994年在晉江成立,首創的“明星+廣告”模式,闖出一條自主品牌拓展之路。2007年,安踏在香港上市,實現了品牌在資本市場的華麗轉身。
不少業內人士稱,這是詮釋了自主品牌與貼牌代工的不同命運。安踏在這場并購案中,成功上演了“后來居上”的一幕,開始向全產業鏈延伸。
泉州品牌興起并購潮
安踏收購寰球僅是泉州企業并購重組浪潮的一個縮影。早在2009年,九牧王就成功收購休閑服飾FUN(奮牌)。
361°自在香港成功上市后,一直尋求機會收購境外品牌,該品牌體育市場中心負責人曾表示:“正在尋找合適的合作品牌,將傾向于收購國際品牌在亞洲地區的經營權。”
泉州作為中國民營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多年來民營企業家一直堅持做實業,一心創品牌,截至2011年,泉州擁有中國馳名商標達73件,位居全國地級市首位。近年來,這些中國品牌開始試水國際市場,向國際化方向邁進。
一步步堅持做大做強的泉州企業,早已不滿足于家門口的發展,紛紛將足跡踏至海外,品牌收購潮隨之興起,本土品牌借船出海,助推自己品牌的國際化發展。安踏總裁丁世忠表示:“此前,我們收購了意大利的品牌斐樂,在高端市場要有我們的份,未來泉州品牌還要繼續與國際大牌對接合作,聯手發展。”
特步總裁丁水波在接受采訪時亦透露了收購國外品牌的計劃,收購的目標品牌可能來自歐洲。業界猜測,特步未來收購的歐洲品牌可能是茵寶、迪亞多納或其他一些知名的戶外品牌。
已當了多年國內“褲王”的九牧王,也開始把合作眼光瞄準歐洲。九牧王董事長林聰穎在一次活動上表示,企業正在洽購意大利和德國的高端服裝品牌;而格林集團已與德國、西班牙等國的知名童裝品牌醞釀國際品牌嫁接。
毋庸置疑,泉企近期的動作展示了這樣一個事實:兼并重組,在國際化程度較高企業間形成常態化。
實際上,泉企兼并重組的步伐不僅局限在制造領域。早在2010年,泉州新華都以5000多萬元全面接手泉州奇龍超市的門店資源,泉州奇龍超市原有的門店目前已換上了新華都的新標志。泉州皮革業也傳出欲通過合資、合作、重組、兼并,組建大型企業制革集團的消息。
注重與原有品牌互補
事實上,泉州企業提出并購的想法并非只有上述幾例。福建格林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建河認為,現在是企業并購的一個較好的時期。“企業收購一些牌子,不應局限于國內品牌,對國外品牌也可以考慮。”他說,中國企業以前在一些國家進行并購會遭到抵制。“如果條件成熟的話,我們也考慮與國外品牌合作,幫助他們拓展國內市場,我們則借助其營銷網絡到國外參與競爭。”
在兼并重組的道路上,業內人士多次提出應注重與原品牌的互補。“國內企業細分品牌定位時,要找一些國際品牌做補充,拓展高端品牌的時機成熟后,收購也就成了必然。”去年,通過收購股權,安踏成為泉州運動品牌中首家收購國際品牌的運動品牌企業。在安踏副總裁張濤看來,收購FILA的中國商標權及運營業務后,將為企業提供拓展高端市場的機會。趙峰也表示,361度在選收購品牌方面,將著重考慮能否與361度的市場定位形成互補。
“企業在選擇收購對象時,一方面應注重品牌的互補,另一方面應側重于那些品牌形象、市場影響力良好,但因經營不善而虧損的品牌,以便于將新鮮的管理‘血液’注入品牌激活潛在市場。”華僑大學營銷管理研究中心主任蘇朝暉教授表示,在兼并重組過程中,只有找到與自己相吻合的“齒輪”,企業才能“轉”得更快,謀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