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名片
王伯瑤1957年6月出生,南安市美林街道人,全國工商聯石材商會副會長、全國石材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福建石材協會第三屆理事會會長、福建溪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曾獲“全國石材行業‘十一五’杰出人物”、“福建省經濟年度杰出人物”等榮譽稱號。
對溪石集團董事長王伯瑤來說,今年肩上的任務又重了許多,在年初舉行的福建省石材行業協會第三屆理事會上,他被推選為新一屆的會長。
“我們要在行業內推行石材與裝飾一體化的產業升級模式。”在換屆會上,王伯瑤擲地有聲地說。底氣和自信的背后,是其多年深耕國內市場,對石材與裝飾一體化理念的深刻理解。
王伯瑤,這個由教師轉型而來的石材老板,在上個世紀90年代初創辦了溪石。如今,溪石集團已發展成一家集石材開采、加工、裝飾施工、建材市場運作、房地產開發為一體的大型集團公司。2011年,溪石被評為“十一五”中國石材最具價值品牌企業;2012年,獲南安市首屆市長質量獎。
溪石集團為何有如此成就?“站在行業的高度,善于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這是王伯瑤總結出的兩點。
正如他所說的,當大部分企業都熱衷于板材貿易時,溪石卻把目光盯上了幾乎沒人做的“異形石材”;當大家都還認為“石材不用做品牌”時,溪石在2004年便拿下了石材行業第一枚全國馳名商標;當大多數企業還在出口市場上慘烈廝殺,溪石卻轉向國內,做起了當時水頭人看來流程非常復雜的工程裝飾。
近兩年,石材行業可謂“腹背受敵”,一方面是國際經濟形勢的持續低迷造成出口額下滑,另一方面,國內房地產調控政策持續發力,讓轉型國內市場的企業倍感壓力。對于未來石材行業該往何處發展,不少人都很迷惘。
如今,肩負起福建省石材協會會長這一重任的王伯瑤,希望通過石材與裝飾一體化,帶領行業全面突圍國內工裝市場,給受困出口的南安石材業,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strong]石材裝飾一起做 利潤可增三五倍[/strong]
[strong] 記者:[/strong]作為新任會長,您表示要在行業內推行石材與裝飾一體化的產業升級模式,為什么想這樣做呢?
王伯瑤:作為會長,我覺得有必要將溪石的經驗分享給同行。石材與裝飾一體化是溪石近幾年摸索出來的運營模式,2008年初正式啟動,如今業績已能做到幾個億。
我們曾做過調研,石材的市場容量是2000億元/年,裝飾的市場容量卻有2萬億元/年。現在國內石材最大的市場在工程,而做工程最大的難度在協調。按一個工程來計算,與裝飾公司產生的各種配合費用大概占工程總體費用的5%-10%。若將石材和裝修結合起來做,利潤增加三五倍不在話下。
[strong] 記者:[/strong]您覺得在行業推行這一模式的難點在哪里?適合什么類型的企業?
[strong] 王伯瑤:[/strong]石材與裝飾一體化是一項系統的工程,關鍵在于拿到施工資質,但這并不容易。溪石在2007年才獲得“建筑幕墻工程設計與施工”、“建筑裝飾工程設計與施工”雙一級資質,這在南安企業中并不多見。
要順利走上石材和裝飾一體化道路,就要提前做好規劃和獲取施工資質,企業可先由二、三級資質開始申報,進而轉為一級資質。
[strong]跳出家族企業模式 石材業亟須現代化[/strong]
[strong] 記者:[/strong]長期以來,管理一直是南安石材業的“短板”,對此,您有何建議和看法?
[strong] 王伯瑤:[/strong]與衛浴、鞋服等行業相比,管理確實是石材業的一塊“短板”。家族式管理已經落伍,必須向現代化規范管理方向轉變。不少石材企業希望通過差異化競爭跑贏市場,溪石啟動石材與裝飾一體化戰略后,企業由原來單一的“生產-銷售”模式,轉變為“設計-生產-裝飾-服務”模式,中間環節增加了很多,每個環節都需要密切銜接和配合,企業才能正常運轉,甚至創造更大效益。
[strong] 記者:[/strong]企業要變傳統的粗放式管理為現代化規范管理,要著重從哪些方面入手?最關鍵的是什么?
[strong] 王伯瑤:[/strong]石材企業可以向南安一些大型水暖衛浴企業學習。有幾個關鍵點要把握:一是制定規范的制度流程,用流程管控人、財、物;二是下大力氣引進和培養石材行業的技術和管理人才;三是明確公司發展的戰略目標,建立公司特有的企業文化。
企業管理歸根到底是對人的管理。目前行業內既懂石材又懂管理的人才非常欠缺,有數據統計,石材企業大專以上和中級技術職稱以上的科技與管理人員只有職工總人數的1.5%。解決的方法就是通過校企共建,培養專業人才,同時,在企業內部建立人才培訓機制。
去年,溪石不僅聘請了職業經理人打理公司,還全面推行獨立核算制度和卓越績效激勵制度,并導入ERP管理系統,還從國內各大高校引進人才,啟動人才精英培訓計劃。
[strong]整合產業鏈資源 轉型總部經濟[/strong]
[strong] 記者:[/strong]隨著國內各大石材產區的崛起,南安石材業的地位開始受到威脅,您覺得南安石材業要怎樣才能繼續穩固自己的地位?
[strong] 王伯瑤:[/strong]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南安石材企業家走出南安,把水頭石材業的運營模式復制到全國各地,這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各地石材產業的興起,這個趨勢無法阻擋。只有提升產品附加值和轉型總部經濟,才是南安石材業最好的出路。
提升產品附加值,就是通過設計和研發,生產出更高端的石材精品,提升產業發展層次,擺脫低價競爭;轉型總部經濟,就是將生產與經營分離,把設計、研發等高端環節留在南安,讓南安發揮“窗口”的作用。
[strong] 記者:[/strong]這兩年來,不少南安企業主動出擊,控制礦山資源,您對這一現象怎樣看?
[strong] 王伯瑤:[/strong]這不是壞事。現在荒料價格年年都在上漲,企業如果掌握了礦山資源,也就掌握了荒料的定價權,可以避免因為一些礦主故意抬價而帶來的市場被動。
石材行業已進入資源整合時代,控制礦山資源僅僅是企業進行產業鏈資源整合的一方面,此外,企業也應該向下游的終端銷售環節延伸。本報記者 傅曉茹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