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趙晶
近幾年,茶葉網店“井噴”,一些茶葉電子商務公司除了努力開拓線上的客戶資源,也在積極把客戶往線下引導,紛紛開設各種體驗店、形象店,解除消費者對網售產品“看不見、摸不著”的顧慮。
茶葉零售網商或許無法承擔開店的費用,但對于實體店數量龐大的傳統品牌茶企而言,它們成了“OTO模式”的最終受益者。
【現象】茶葉“體驗店” 只喝茶 不賣茶
“OTO模式”這個詞,今年常被電子商務人士和媒體提及。OTO意味著把線上的消費者帶到現實的商店中,在線購買商品,再到線下去享受服務。
一些成長到一定規模的茶葉電子商務公司已開始踐行這種模式,紛紛在線下開設各種體驗店,有趣的是,這些體驗店一般“只喝茶,不賣茶”。業內較早試水這種模式的森舟茶業,自2011年起便在廈門開起了一間100多㎡的體驗店,網購客戶到廈門旅游可免費喝茶,本地網購客戶若想節省運費,也可線上支付再到店內自取。
目前,這家體驗店每月都可吸引20個左右的新客戶。祺彤香茶業也打算將剛交房的6間店面開設成體驗店,尚客茶品也正積極準備進駐超商。
當然,“OTO模式”不僅是開店讓顧客免費喝茶這么簡單,線下體驗的方式有很多。如森舟茶業會不定期邀請新老客戶參與品茗會,現場贈送茶葉品鑒裝。祺彤香也想出了邀請網購客戶到安溪旅游的好方法,讓消費者真實體驗從“茶園到茶杯”的過程。
【聲音】理念很好 推廣有點難
線下開設體驗店,對于茶葉網商而言,雖然能解除消費者對網售產品“看不見、摸不著”的顧慮,但對絕大多數低成本運營的網商而言,還無法承擔開店付出的成本代價。
森舟茶業的總經理肖森舟也認同這一說法:“去年公司的營業額中,網店銷售占據了90%,體驗店拓客帶來的收入實際是很少的。當然,體驗店依舊是網店的有益補充,多一個銷售渠道,也更方便企業做形象展示。”
茶多網總經理郝建佐告訴記者,消費者對網商的品牌忠誠度比大家想象中積攢得慢,網絡上價格為王,消費者大多還是跟著價格走。
“OTO模式” 傳統茶企受益
“相較于茶葉網商,實體店數量龐大是我們的優勢。”目前已有500多家門店的理想茶葉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建民告訴記者,“未來我們也將‘觸網’,但為保證實體店利益,線上銷售的茶葉將與實體店統一定價,我們將開發‘網絡特供’的產品,包裝更環保創意,價格也更實惠。”
郝建佐認為,“品牌統一化、茶品差異化”是傳統茶企在電子商務實踐過程中的制勝法寶。如八馬茶葉旗下的網售品牌18渡就是這類的有益探索,年輕態的產品吸引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建立品牌形象,進而拉動線下茶葉銷售。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