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5月23日電(記者朱海黎、胡蘇、黃鵬飛)福建民營企業龍頭——恒安國際集團成立三十年來,累計為股東分紅151億元、向社會公益事業捐資10億多元。
這樣一家“慷慨”的企業,卻在“公務用車”管理上非常“摳門”。
5月22日,記者走進位于晉江的福建恒安集團。已“服役”近20年的總部辦公樓略顯破舊;并不寬敞的院子里,停放著上百輛員工的私家車。
集團董事局副主席、首席執行官許連捷告訴記者,公司總部以及周邊3個生產基地、員工超過6000人,配備的“公務用車”總共卻只有10輛。
一家上市公司10輛公務用車夠用嗎?“夠不夠用靠管理啊。”許連捷道。
早在1987年,恒安集團就制定了嚴格的車輛管理規定:公務車使用權屬于每一位員工,上到董事長、下到班組長,沒有一個人、一個部門享有“專車”特權。
集團總部的車隊只有2輛皮卡車、1輛中巴車和7輛商務車。“從總經理到清潔工,只要是公務都可以申請派車。”車隊隊長朱文才說。
遇到員工“公車私用”怎么管?“老謀深算”的許連捷心里有本賬。
“公務用車”管理要制度化,具體情況還要講“人性化”。許連捷告訴記者,凡是集團公務車有空閑、員工遇急事都可借用,“但必須按照每公里2元錢交使用費。”
恒安集團的公務用車制度執行30年來,很多情況都發生了變化,與時俱進的管理科學化也很重要。如今私家車已經普及,更多情況下是員工“私車公用”。“我們也不能叫員工吃虧,開私家車辦公家事,也按每公里2元錢領補貼。”許連捷說,公里數員工自己報,公司只負責核查;一旦查出虛報,就從嚴處理。
在恒安集團的字典里,“公務用車”管理其實就是一本“明白賬”;“不管公車私用或私車公用,把賬算清楚了最關鍵。”
“規矩建立起來了,風氣也就好了。”恒安集團總裁辦主任朱洪波說。公務車輛管理制度堅持近30年,已經培養出恒安人的制度意識和效率意識。
“拼車現象”是恒安集團的另一個景觀,不論是接送客人還是員工出差,只要時間、路線接近,都鼓勵員工“拼車”。“大家都習慣了公務拼車文化,車輛的利用效率非常高。”朱洪波告訴記者。
“公務車說到底就是一個工具,只要制度科學合理、執行到位、人文關懷,誰都不會占集體的便宜,誰也占不到便宜。”許連捷說。(完)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