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危機?危機能否提前預防?危機發生后,企業如何處理才能有效避免或降低危機,化危機為轉機并從中受惠?
6月27日—28日,石獅市青年商會“青商學苑”第二十五期開講,臺灣政治大學經濟系博士、臺灣大葉大學人資公關學系教授、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兼職教授、長江商學院客座教授姚惠忠為石獅青年企業家講授了《危機與公關》,幫助企業掌握危機公關、危機溝通與公關技巧。石獅市農辦主任盧榮斌、共青團石獅市委書記邱雪亮、石獅市金融局局長姚惠卿出席青商學苑。
□本報記者 劉文艷 通訊員 柳松根
做好危機預案降低傷害
“做企業,不時會遭到危機。危機就是突然發生的重大問題。第一個特點是突發性,突然來襲。”姚惠忠首先闡明了危機的定義。不過,姚惠忠表示,危機雖然是突然發生的,卻并非是不能預防的。
那么,當危機發生后,如何盡可能降低傷害?姚惠忠表示:“平時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第一是危機應變計劃,即危機預案;第二是模擬演示。預案具備兩個功能,第一是在危機發生后爭取時間,第二是危機發生后,不用思考,可以直接按照預案啟動應急措施,因此預案越詳細越好。此外,當危機發生時,實際情況可能和預案設想的不一樣,就需要模擬演練,讓管理人員身臨其境,感受危機的氛圍,強化管理人員面對危機的勇氣和能力。”
危機處理就是可信度之爭
“危機處理實際上就是可信度之爭,要想恢復公眾對組織的信任,組織在危機處理中四個方面的要素缺一不可,分別是同理心、承諾、專業和透明度。”姚惠忠表示,很多企業在危機處理上都令人不滿意,一個重要的問題就在于企業面臨危機的時候,往往分不清財務和形象哪個更重要?
“實際上,在危機處理上,財務方面一定要建立能舍才能得的觀念。”針對這一觀點,姚惠忠以美國聯合航空損壞吉他事件為例,進行了闡述。據介紹,由于聯航在搬運貨物的時候,以粗暴的搬運方式損壞了一個樂團價值3000美元的吉他,后來,樂團要求聯航賠償1200美元的吉他修理費用,遭到聯航的百般推脫。為了維權,樂團制作了歌曲視頻《聯航損壞了吉他》在網上播放,引發媒體關注。最終,聯航不僅以樂團的名義向慈善機構捐款了3000美元,還購買了音樂的版權。
“除了財務上要舍得外,在形象上,要恢復公眾對企業的信任,還要看企業在危機期間的所言所行有沒有可信度。”姚惠忠稱。
好的危機公關能夠化危為機
當組織面臨危機的時候,危機公關就顯得極為重要。以胡雪巖的公關為例,姚惠忠表示,公關就是利人利己的事情。
據介紹,胡雪巖的學徒曾經問:“別人做生意總是不易成功,而先生做生意卻總是成功,是什么道理?”胡雪巖回答:“大凡世界上的事不外四種:第一種利人利己,這種事情盡可去做;第二種利人不利己,這種事情不必做;第三種利己不利人,這種事情不可做;第四種不利己也不利人,這種事情不能做。我做的事業雖然多,但總能朝著利人利己的方向去做,所以總能無往不利。”
實際上,好的危機公關,往往能夠使危機成為轉機。天貓在2013年雙十一也陷入由于員工數據計算錯誤,導致網絡熱炒1.5米內褲,進而質疑天貓雙十一數據水分的危機。當副總裁回應、贈送內褲、天貓道歉都無法解決之時,一則天貓自嘲馬云數學能力的微博使情況逆轉,1.5米內褲事件最終以歡樂收場。
兩天的課程里,姚惠忠教授用深入淺出的語言,豐富生動的案例,圖文并茂的表述,闡述了危機的特性與啟示,以及如何進行危機公關與危機管理,讓石獅青商會的學員們受益良多。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