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忽冷忽熱”的天氣如何養生?
今年入夏以來,氣候總體呈現了“忽冷忽熱”的特征,我們發現今夏雨水比常年多,而且每次降雨均伴有較為明顯的降溫,使人感覺比較涼爽,這種現象在夏季是非常難得的,但在不下雨時,天氣又會變得炎熱難耐。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氣候特點呢?
按照我國傳統的五運六氣理論,去年(農歷甲午年)與今年(農歷乙未年)均為金運當令,且為“沙中金”。按照一般理解,“沙中金”是一種對氣候特點的形象比喻,這種特點可理解為“忽冷忽熱”,沙漠往往在白天氣溫很高,而在夜間氣溫又很低,“忽冷忽熱”這一氣候特點在今夏表現得尤為明顯,今年入夏以來,與常年相比,氣候呈現低溫多雨的特點,另一個特點則是天氣不下雨時,氣溫升得很高,這就形成“忽冷忽熱”的局面。一般來說,氣溫變化幅度過大則不利人們養生,因為大多數人習慣于天氣逐步變化,那些對于天氣變化適應能力低下的人群,遇到天氣劇烈變化時就會生病。
評書演員單田芳有句開場白:“忽冷忽熱愛感冒,刮風下雨怎知道”。面對“忽冷忽熱”的天氣,人們應當積極應對,根據這種氣候特點,及時增減衣裳。遇到陰雨天氣時,要及時增加衣服,睡覺時要蓋得多一些,不宜開窗過大,以免著涼感冒。天氣涼爽時也盡量不吃辛辣食物,以免出現外寒內火,咽喉腫痛。高溫天氣時也應適量補水,且讓身體適量出汗,以免內熱熾盛發生中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