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市電商交易額增長近四成
多行業多領域 進軍“互聯網+”
泉州網-泉州晚報訊 (記者游怡冰 實習生黃宏)“互聯網+”聽起來很高大上?其實不然,當泉州市民上網定制自己喜愛的鞋服,輕點手機軟件下訂單買蔬菜,上班時輕點電腦指揮機床完成生產,這都是在體驗“互聯網+”為生活帶來的巨大改變。
作為“互聯網+”重點行動領域,電子商務在泉州的發展態勢良好。今年上半年,全市電子商務交易額689.83億元,增長36.87%,在今年阿里巴巴發布的中國電商百佳縣名單內,泉州撐起福建縣域電商“半邊天”,七縣(市)入圍,石獅市排名全國第二。
最近發布的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確定了“互聯網+”創業創新、協同制造、現代農業、電子商務等11個重點行動領域。一段時間來,泉企在這些領域齊齊發力。“互聯網+”鞋業流通、“互聯網+”服務、“互聯網+”定制……在“6·18”上,6家泉企亮相福建電子商務館,展現泉州鞋服產業在大數據、平臺、分銷、信息服務、供應鏈等服務方面的創新。
在更廣領域,不少行業嘗試結合互聯網,最常見的是利用電商實現O2O,更深入的則包括互聯網金融以及云計算平臺的構建與運用,也有企業嘗試規劃建設智能化廠房。傳統農業搭上“互聯網+”的快速列車,也跳出了“菜農+菜販+菜市場”的產銷模式,譬如美泉農業開發有限公司與泉州物聯網研究院簽訂了“互聯網+農業”的技術合作協議,讓市民享受在家可輕點指尖、蔬菜送貨上門的新鮮便利生活。
作為“互聯網+”發展大本營,園區建設穩步推進,晉江、石獅、南安、安溪、德化等地依托當地產業集群優勢,建立電商產業園區。今年以來,我市先后建成豐澤領SHOW天地、石獅(海西)紡織服裝、安溪弘橋智谷、德化電商園區等10個專業電商園區(基地),初步形成“互聯網+園區”典型應用。其中,安溪弘橋智谷電商產業園是我省目前規模最大、配套最齊全的電商產業園區,與德化電子商務產業園共同入選商務部公布的第二批“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基地”。
跨境電商園區也日漸完善。泉州出口加工區正著力打造“一個基地、三個中心”,即打造大宗進口商品集散基地,建設進口酒類食品展示交易中心、工業原材料供應配送中心及跨境電子商務運營中心。位于晉江國際陸地港的泉州國際快件監管中心也通過廈門海關驗收,打造集通關中心、分揀中心、配送中心、倉儲中心、金融中心等為一體的跨境電商服務平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