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時政要聞»正文

海都深讀:泉州醫改之問 醫改七焦點尋解(圖)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1-05

海都深讀·第七十三期

醫改之問

 

泉港醫院開設先看病后付費窗口

泉港醫院開設先看病后付費窗口

閩南網1月5日訊 上個月,很少上醫院的母親,突然要做一個小手術,說是小手術,最后的醫療費花去了1.8萬余元。第一次主持身邊親人的住院大小事宜,在心力交瘁的同時,才留意到母親一直有參加新農合,可以報銷40%左右,這在緩解經濟壓力的同時,也的確松了一口氣。

給母親辦出院的時候,還意外發現,醫保原來已經如此便利:結算時可直接劃轉可報銷部分,省時省力。聽父親講,以前要拿著住院發票去社保中心報銷,費時費力。

這一次的經歷,讓編者親身感受到泉州醫改已經取得的成效:看病比以前更容易、更便利了。但其中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給母親辦住院時,足足等了一個多星期才等到床位;手術中用什么藥、什么耗材、費用多少、能否選擇,在手術當天均不知情,到了第二天出清單時才知曉;住院期間每天用什么藥、用藥量是否太大,醫生并不會告知,患者沒得選擇。

這些切身體會,與泉州市人大常委會就醫改專題詢問發現的問題相當吻合:醫療資源總量不足、藥價虛高沒有真正破解、醫患矛盾糾紛等服務環境還有待改善。

泉州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陳萬里指出,醫改是涉及千家萬戶切身利益的一項重大民生工程,要加快步伐、加大力度推進,確保達到群眾滿意、醫療部門滿意和政府滿意三方共贏的良好局面。

如何真正做到三方共贏?泉州市委關于“十三五”規劃建議中提到,醫改要“堅持公益屬性,破除逐利機制”,足見下一個醫改五年是值得期盼的五年。本期深讀,問診泉州醫改,剖析仍然存在的熱點問題,展望未來。

先看病后付費的泉港樣本

 

實行“先看病后付費”后,泉港醫院的病人滿意率提高了

實行“先看病后付費”后,泉港醫院的病人滿意率提高了

先看病,后交錢,這樣的事,還真有。泉州市泉港區從2013年3月開始試水“先看病后付費”服務診療模式,如今全區13家公立醫院和民營醫院都全面參與。

醫改,并不是新生事物,但每個地方的醫改新政,都會牽動各方的心:當地人想看看,能給民眾帶來什么實惠;外面的人想看看,有哪些經驗能被復制。在泉港醫改新政即將迎來三周年之際,回顧這幾年的諸多細節,頗為讓人深思。

 兩次看病的不同待遇

今年74歲的劉大娘的前后兩次經歷,就是“先看病后付費”一個鮮活的例子。

去年10月,劉大娘在家突發腦中風,小兒子阿文連忙將她送到泉港醫院。因為出門匆忙,看病的錢沒帶夠。接診的醫生了解情況后,寬慰焦慮不已的阿文:“先去辦入院,醫療費后面再算。”等到出院時,阿文拿著新農合卡去結算,5000多元的醫療費,只需要個人支付1000多元。

這讓阿文一家感慨萬分。想起上一次劉大娘住院,是在2012年,當時花了18000元,這對普通農村家庭來說,是一筆巨款,而且要先交錢,出院時再按新農合的比例報銷,返還余款。“新的診療模式推出后,不用一下子拿出一大筆錢來,經濟壓力小了很多。”阿文說。

隨著“先看病后付費”診療模式的推行,很多患者對此都習以為常。“要說出一些特別案例,還真不好找,因為我們自己也都習慣了。”泉港醫院醫務科負責人說,對那些在扣除醫保、新農合報銷部分,依然無法付清個人費用,經查證家庭條件確實困難的,還可申請延期或分期付款。

  貫徹不到位要挨批

病人不用先交費,萬一病好了溜走,形成惡意欠費,責任誰來承擔?“從政府為民辦實事的角度出發,不能因為萬一的小概率事件而放棄普遍的惠民政策。”泉港醫院相關負責人跟海都記者分享了一個親身經歷:當時他所在的街道衛生服務中心,就因為顧慮費用問題沒有主動宣傳,結果被區衛生局批評了。

據悉,那時挨批的不止這一家。醫改初期,醫院普遍不敢動、不想動,但主管部門都來硬的:除了公開檢查,還進行暗訪,直接“殺”到病房跟患者面對面,或通過電話回訪已出院的病人。“被點名批評的醫院,如果再發現未整改,就要被約談負責人了”。后來,醫院都動起來了,拉橫幅、發傳單、發宣傳手冊、設立專門的導診臺等,還開展現場活動,目的只有一個,要讓“先看病后付費”家喻戶曉。

那么,最初的擔心,結果又如何?泉港區2014年共有住院患者2.7萬人次,累計享受這一服務診療模式的患者達2萬人次,享受率為75.23%;其間,僅有6人逃費2.17萬元,僅占業務總收入的0.5%;涂嶺鎮衛生院2014年1月到10月接診4.6萬人次,同比增長了近1.7萬人次,沒有出現一例欠費。

 試點醫院滿意率提高

推行這項醫改新政,依然需要“打拉結合”,最明顯的就是在通報批評貫徹落實不到位的醫院的同時,泉港區財政預撥15%的周轉金到定點醫院,讓醫院吃下“定心丸”。實際上,這也鼓勵了更多病人到醫院診治:2014年,泉港區13家醫院的業務總量同比增長了11.8%,病人滿意率也提高了8%。

滿意率提高,醫患關系改善,也是額外收獲。“護士很歡迎,她們不用因為催繳費用,跟病人發生爭吵。”泉港醫院相關負責人說,新政之前,催繳費用是護士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新政之后,基本上不用催繳了,少量欠費的患者,定期電話催繳,絕大多數會分期逐次還清。對那些惡意欠費的,要再次入院治療,得先結清費用,否則醫院有權拒絕;而打架斗毆、交通事故等受傷致病,不能享受這項惠民政策。

如今,泉港區的一些民營醫院,也主動申請加入醫改行列。“目前,醫保和新農合覆蓋率較高,推行先看病后付費,并不是一件難事。”泉港衛生局醫政股負責人認為,在泉州大部分地方,推廣“先看病后付費”模式,還是很有可行性的;但由于征信系統尚不健全,要全面推廣,還需走很長一段路。

【村衛生所樣本】 看病少花錢,大家都歡喜

——永春縣岵山鎮塘溪村醫生陳玉庭

“那是1969年,我剛20歲,當起了赤腳醫生,到現在已經47年了!”陳玉庭怎么也沒想到,因為新一輪醫改,自己要在66歲的時候,學習使用電腦。

那是去年5月,縣衛生局給試點村衛生所發了一臺電腦,要求醫生給村民看完病,都要用電腦開藥。作為試點村衛生所,必須使用148種國家基本藥物采購品種,零差價,“進價多少錢,就賣多少錢”。如今,陳玉庭操作起電腦來已很熟練。

刷卡看病,是最大的變化:村民刷新農合卡,只要支付一半的藥費,最高報銷15元。陳玉庭拿出最近的十幾張就診單,總價基本在5元到20元,村民實際需要支付約2.5元到10元。“來看病的都是村里人,跟以前自己到外面藥店買藥相比,確實少花錢,都很歡喜”。

作為鄉村醫生,按照標準,每看一個病人,陳玉庭能收到5元診費,其中4元新農合補貼,1元病人自費,每個月大約能看100人;另外,承擔全村公共衛生的責任,瑣事繁多,年底考核達標,每年可以領到大約1.2萬元,這構成了她全部的收入。

“赤腳醫生好阿姨,赤著雙腳都是泥,背著藥箱去下地,風里來,雨里去,看病認真又仔細!”陳玉庭說,這首歌是40年前別人唱來表揚她的。那時候每人一年交6毛錢給大隊,到衛生所看病、打針、拿藥全免費,但要交5分錢診費;她還是全村的產婆,接生一個收5毛錢;她的收入,就拿普通婦女的平均工分,但威望很高。“我不懂得醫改要怎么改,但只有讓老百姓真正受惠,大家才會真心擁護”。

來 源:閩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午夜乱理片 |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 日日橹狠爱欧美视频国产 | 日本永久免费Aⅴ在线观看 午夜激情视频国产 | 亚洲国产热久久综合 | 亚洲人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