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福州1月14日電(王文清)2016年福建兩會正在進行。此間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以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為重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值得關注的是,繼去年之后,“分級診療制度”再度寫入福建省政府工作報告,并被列入今年福建深化醫改試點省的工作議程。
事實上,分級診療是新醫改一以貫之的改革目標,福建省分級診療的基層實踐也早已開展并初顯成效。
分級診療撬動醫改堅冰
“現在到社區來看病,還可以上課、看書、聽講座、交朋友,像我這樣得高血壓的,不用再去大醫院人擠人了。”沈愛秀,58歲,廈門市海滄區海滄街道石塘社區居民,患高血壓已經8年。自廈門推行分級診療改革試點以來,說起看病的今昔對比,沈愛秀連聲說“方便”。
“隨著分級診療不斷深入,我們石塘社區打好服務這張牌,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層首診。”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林登科說。
新年時節的廈門,春意盎然。在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一塊不足百平米的院落里,種滿了兩面針、魚腥草等數十種中草藥。患者在看病等號之余可以來這識百草聊養生,或者到三樓“治未病”宣教室上上課,并以此為“健康銀行卡”積分。
“現在高血壓、糖尿病人多,除了治病,我們還特別在年輕人中普及防病常識,把醫療服務從‘病后’做到了‘病前’。”在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任職的中醫醫師林偉才說,現在來社區看病聽課的居民比他2009年剛來工作時多多了。
石塘社區的探索和實踐正是廈門乃至福建分級診療的一個縮影。
為改變長期以來大醫院人滿為患的“戰時狀態”,2012年以來,廈門市開展了“糖尿病、高血壓病分級診療改革試點”,創設大醫院專科醫師、基層醫療機構全科醫師和健康管理師“三師共管”服務模式。經初步統計,2015年廈門市三級醫院以慢病為主的普通門診量下降了15.5%,基層的診療服務量提升了36.3%。去年,廈門分級診療改革經驗不僅被吸納進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還獲得了中國政府創新獎,成為國家醫改示范。
廈門經濟發達、有改革精神,有能力支持社區醫院“做強做大”,那是否具備復制推廣的基礎和共性?
2015年1月,國務院醫改領導小組決定將福建省納入全國醫改試點省。緊接下來的2月,《福建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綜合試點方案》就正式發布,“強基層”成為《試點方案》的兩大改革重點之一。
在經濟欠發達的閩西縣城長汀,長汀縣衛生局副局長邱道尊也認為,強基層是建立分級診療的基礎。據介紹,近年來長汀縣在“一歸口,三下放”帶來的體制機制活力的基礎上,共投入各類資金1.41億元,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長汀縣居民縣城內就診率達到86.2%,同比增長2個百分點,基本實現了“小病不出鄉,大病不出縣,重癥疑難雜癥才到縣外”的分級診療格局。
簽約服務激活一池春水
分級診療的關鍵是基層首診和慢病管理,在此過程中,如何更好地為群眾健康服務、引導患者有序就醫?
十八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建立社區醫生和居民契約服務關系”,為破解這一難題指明了方向和路徑。2015年9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其著眼點就在于優化醫療資源配置,引導群眾理性就醫。
讓沈愛秀感到方便的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從2012年就開始試點開展全科醫生家庭簽約服務。2013年,石塘所在的海滄區成為福建省基層醫生家庭簽約服務重點聯系區,開始全面推進家庭簽約工作。
“有了簽約服務,高血壓、糖尿病人更愿意往社區醫院跑了。”林登科介紹說,目前該中心為轄區居民提供基本醫療、高血壓患者、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醫藥保健等12類服務。下一步爭取將結核病、重性精神障礙、中風、腫瘤等納入簽約服務的范圍。
簽約服務活絡人心,拉近了社區醫院與居民的服務距離和心理距離。但是,如何“大手牽小手”,盤活上下級醫院存量資源,最終促進醫療資源下沉,成了又一個難題。
“分級診療目前最大的難題是缺人才。”今年福建省兩會上,福建省立醫院副院長翁國星一語道出了問題本質。
為了解決基層人才短缺問題,不久前,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院的專家們到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開展慢病管理培訓,通過師帶徒、傳幫帶的形式,手把手指導社區全科醫師開展慢病防治。“上下聯動”為“強基層”提供活力源泉,“基層強”了,不但留住了病人,更吸引來了上級醫院的醫護人員。
王素琴,現任石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管理師,去年9月剛剛“走馬上任”的她,之前在中山醫院當了5年的護士。現在,她下到基層工作,簽約了200多位社區居民,成為患者與醫師的聯系紐帶,每天都要打電話進行健康隨訪,及時向醫生反饋患者病情,安排就診時間及雙向轉診相關事宜。
在海滄區,“王素琴”們簽約的家庭并不在少數。截至去年底,全區共組建34個全科團隊,累計開展家庭簽約26334戶,其中全科醫生簽約19429戶,鄉村醫生簽約6905戶。
分級診療的一池春水還擴散到了農村。在農村,為做好家庭醫生簽約服務,長汀縣主動上門服務,與農民交朋友,讓基層醫生成為當地百姓的第一健康守門人,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建成病人流向的“集散地”。除此之外,福州市通過組建醫療聯合體,推行“小病在社區、大病轉醫院、康復回社區”的全流程服務;寧德市通過市級醫院托管,快速提升縣級醫院醫療服務能力。
“下一步,福建將積極推進分級診療工作,并以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切入點,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新機制,推進‘健康福建’建設。”福建省衛計委主任朱淑芳表示。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