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泉州醫聲»正文

天寒地凍勿貪暖 小心低溫燙傷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2-02

 

老年人泡腳時尤其需要注意水溫 (CFP)

 

使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宜太高。 (CFP)

核心提示

前幾天,泉州迎來霸王級寒潮。接下去幾天,氣溫還將逐步下降。天寒地凍,許多人開始使用熱水袋、暖寶寶、電熱毯等取暖產品御寒,但在取暖過程中,因燙傷而導致急診就醫的事情時有發生。專家提醒,在這種極寒天氣里,不要太貪暖,在使用暖寶寶、熱水袋等取暖產品時,要注意控制好接觸時間,以免“低溫燙傷”。

低溫燙傷比高溫燙傷還嚴重

上周末我市氣溫迎來新低,家住市區的陳阿姨手腳被凍得冰涼,晚上徹夜難以入眠。無奈之下,她只好用熱水袋暖被窩。但第二天一覺醒來,覺得小腿火辣辣地疼,皮膚表面還紅腫起水泡。她趕緊到醫院一看,被診斷為燙傷。醫生告訴她,這是皮膚長時間接觸熱水袋導致的低溫燙傷。

泉州市急救指揮中心內科急救副主任醫師周梁源說,有研究表明,熱源溫度超過44℃,就可能導致低溫燙傷。接觸70℃的熱源超過一分鐘、接觸60℃左右的熱源超過五分鐘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

暖寶寶的發熱溫度最高可以超過60℃,電熱寶的工作溫度在70℃以上,而灌入沸水的暖水袋表面溫度更是超過80℃,都可能造成低溫燙傷。尤其是人進入深度睡眠后,皮膚對溫度沒那么敏感。

在市民的設想中,被沸水、熱油等超高溫燙傷,比低溫燙傷嚴重得多。但事實恰恰相反,低溫燙傷的面積不大,但深度卻比較大,一般都由淺Ⅱ度到深Ⅱ度,嚴重者會達到Ⅲ度。創面深,往往造成組織壞死,有的甚至深達骨質。

更嚴重的是,低溫燙傷后,由于創傷不太明顯,疼痛感不強烈,人們往往會忽視,會讓傷口進一步發展,造成嚴重后果。

“糖友”最需預防低溫燙傷

人們的皮膚在冬季對熱反應的敏感度會下降,而一些特殊群體,如老人,對熱和痛的感覺遲緩,使得他們成為低溫燙傷的主要受害者,糖尿病人更是低溫燙傷的高發人群。

“糖尿病人因泡腳不注意,而導致截肢風險的,門診中不凡這樣的病例。”泉州市第一醫院血管外科主任醫師李嘉宏說,有些患者用熱水泡腳取暖,當時并沒感覺水燙,泡完后腳會突然起不少水泡,接下來水泡處的皮膚會迅速潰爛,從腳部爛到腿部。如潰爛情況迅速發展至骨頭,會有截肢風險。

李嘉宏說,糖尿病患者肢體遠端缺血,容易手腳冰涼,所以他們喜歡泡腳取暖。但由于他們對溫度不敏感,就很容易被燙傷。有的剛剛泡腳時,雖然不是“高溫”,但隨著水慢慢變涼會再加入熱水,此時,人體感覺系統已經不能感知到合適的溫度,容易引起低溫燙傷。

李嘉宏進一步解釋說,由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較差,血管不通暢,組織的修復能力和抵抗感染的能力下降,即使是一個很小的傷口也會迅速蔓延,幾天內就可能從皮膚爛到骨頭,一些患者救治不及時不得不截肢。

另外,末梢神經敏感度下降的老人、神經發育不完全的嬰幼兒,在室外凍到手腳麻木,到室內立刻拿熱源取暖的人也是低溫燙傷易發人群。

燙傷后第一時間沖涼水或涼毛巾冷敷

那么,發生低溫燙傷后該如何及時處理呢?

由于許多患者的低溫燙傷發生時正處于深度睡眠中,往往錯過了冷卻的最佳時間。對于這些患者,根據燙傷的不同程度,要采取不同的處理方式。如對于皮膚僅出現局部發紅的輕度燙傷,可用燙傷膏涂抹傷口,或第一時間涼水沖、涼毛巾冷敷。對于皮膚已出現水泡的較嚴重的燙傷,建議最好到醫院診治,切莫聽信一些偏方往傷口上涂抹醬油、牙膏等,這樣容易引起傷口感染。

在取暖的過程中,如何預防這些意外傷害呢?醫生提醒說,使用熱水袋時,水溫不宜太高。使用取暖器時,應以感覺到溫暖的距離為宜,不能直接接觸皮膚,時間最好不要過長,盡量避免整夜放置于被窩內。

泡腳的水溫以40℃為宜,時間15到20分鐘即可。特別是糖尿病患者和老人尤其需要注意水溫。測試水溫時,要用手肘內側,不要用腳試水溫。

對于易被低溫燙傷的人群,推薦使用空調或能控溫控時的電熱毯,可有效杜絕低溫燙傷的發生。

□本報記者 張沼婢 實習生 李閩麗

來 源:泉州晚報 責任編輯:張金環
查看評論發表評論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本網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點擊換一張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日本免费高清中文网 | 五月婷婷第四色国产 | 久久精品国产欧美日韩亚洲 | 亚洲性爱国产性爱 | 日韩欧美亚洲一中文字暮精品 |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