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企業繼續在困境中徘徊,特步、361度、匹克等業績持續回暖,安踏則有望邁進百億俱樂部——
泉州網-泉州晚報訊(本報記者 劉文艷)第四屆全球鞋業可持續發展國際峰會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制鞋業運營指數低于90,處于較冷的指數區間。不過,在制鞋業洗牌的過程中,一些具備技術、品牌實力的大企業正在迎來新機遇。2015年,我國制鞋業開始出現訂單集中化的趨勢,中小廠家由于缺乏競爭力逐漸被淘汰,大廠家則出現訂單飽和的狀況。與此同時,在中國體育產業將達到7萬億元規模的預期下,泉州運動鞋服板塊迎來了普遍利好。
資源和訂單向大企業集中
據了解,從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傳統行業的訂單就慢慢出現碎片化的情況,長單變成短單、大單拆成小單,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國內鞋業都處于這種狀態。不過,2015年前后,隨著大鞋企技術優勢的不斷累積,再加上運動鞋市場的復蘇,鞋業領域中訂單又開始出現集中化的趨勢。
一方面,在人工成本上漲帶來資金壓力的同時,國內環境調控的政策不斷收緊,環保方面的壓力也在不斷加大,中小鞋企的處境更加困難。根據珠三角的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珠三角的倒閉企業中,超過90%的鞋企是規模以下的企業。另一方面,規模以上的鞋企中,2015年訂單飽和的狀況很常見,寶成工業、豐泰企業及F-鈺齊三大鞋業代工巨頭去年營收均創歷史新高。此外,區域龍頭企業比如泉州的安踏、特步、361度、匹克等品牌企業,在營業額及訂單量上均出現了較明顯的增長。
業內人士分析,相較而言,雖然中小企業的數量很多,但是“規模以上”的企業還是承擔了制鞋行業大部分產能,這些企業在困難面前,并不會像小企業那樣脆弱。而隨著制鞋業技術的提高,再加上機器自動化的推廣,大鞋企生產的優勢在不斷擴大,訂單也逐漸回流到大鞋企中。
品牌鞋企銷量訂單雙增長
安踏、特步、361度、匹克等品牌企業公布的數字也反映了這一趨勢。匹克體育日前發布的公告顯示,2015年第四季度,集團部分零售網點的同店銷售金額(按零售收入計算)與2014年同季相比錄得中單位數增長,為連續第9個季度錄得正同比增長。訂貨會訂單增長也維持強勁,2016年3季度訂貨會訂單金額錄得低雙位數同比增長,為連續第9個季度錄得雙位數同比增長。根據產品類別分析,受惠于市場對于專業體育用品的需求日漸增加,籃球鞋和跑步鞋仍為最暢銷產品。
361度新公布的營運數據也顯示,去年第四季度361度品牌同店銷售按年增長7.9%,平均零售折扣為30%,渠道存貨比為4.2倍;獨立營運的361度童裝品牌同店銷售同比增長8.2%,渠道存貨比為4.3倍。早前集團公布的2016年秋季訂貨會訂貨價值(以批發價值計算)也獲得高單位數增長,連續八個季度錄得增長,復蘇勢頭穩定。訂貨會的增長主要來自鞋履部分的增長,其訂貨量及平均售價均有所上升,跑步鞋、綜訓鞋及戶外鞋等功能及高性能產品繼續成為最受歡迎熱門產品,占鞋履訂單的主要部分。
受惠于功能性體育用品的銷售增加,帶動銷量及綜合平均售價上升,特步今年第二季的訂單金額較2015年同期也錄得約一成升幅,增長是自2013年第四季以來,連續11個季度出現改善。預計在整個行業增長下,增長勢頭將延續至第三季。
2015年圍繞著“新和變”的年度戰略主題,安踏集團在品牌、商品和零售上做了很多創新和改變,集團旗下的安踏、安踏兒童、集團電商和FILA等業務板塊均取得了快速的增長。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丁世忠透露,2015年安踏業務有望突破百億元,這也將是中國體育用品企業第一次進入“百億俱樂部”,為泉州鞋服產業的轉型升級指明了方向。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