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泉州)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品牌博覽會、第十九屆海峽兩岸紡織服裝博覽會(簡稱海絲海博會)機械館于4月18日—4月20日開展,除了往年各種國內外先進縫制機械設備展出外,今年還推出了數控一代智能設備展覽,成為展會的新亮點。
380個展位 展示先進機械設備
作為海絲海博會的五大展區之一,今年的紡織機械館展區共設380個標準展位和252間店面。展位劃分A區120個、B區50個、C區210個,其中A區、B區為傳統展區,C區定位為數控一代智能設備、縫制新設備展區。
在A區、B區,除了本地優秀企業宏運衣車、遠達五金、和興針車等一如既往地參展外,今年更有臺灣奔騰、廈門盈寧、徐州編織等海峽兩岸數十家紡機商。在C區參展的企業,則包括日冠紡織機械、微柏工業機器人研究院、永信數控等數十家泉州本地數控廠商。
據組委會一位負責人介紹,今年紡織機械展展出了許多國內外先進的數控一代和智能設備,包括數控拉鏈頭多功能裝配機、節能型云計算智能印花機、智能驗布機及包裝機、工業機器人、蜘蛛手、搖擺手、自動物流車、碼垛機器人、模板設備、鞋面設備、數碼化紡織機械、冷染技術等等。
智能設備亮點頻頻
記者在機械館看到,數控一代和智能化機械設備持續走俏,前來觀看的人絡繹不絕。不僅有本地的生產商,更有許多外地的商家慕名而來。
在日冠公司展區,記者看到了其全球首創的“第三代雙面印染機”。該公司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這種雙面冷染直印機技術相對于目前市面上的傳統印花、印染技術,在很多方面取得了新突破,“比如,采用常溫下冷軋堆固色印染,色牢度比傳統印染提高0.5-1級;全智能生產,人工成本更低,單臺設備只需3名工人;采用按需分配供料的方式,大幅度降低原材料成本,傳統染化料的利用率只有30%—40%,而該設備的染化料利用率達到95%以上。”這位工作人員說,“雙面冷染技術實現了布料的正反面同時不同顏色、不同花紋的印染和印花,而且相互不透色,這是傳統染色印花所無法比擬的,也是我們的核心優勢。”
在永信數控展區,客戶經理林本東介紹,該公司已成為一家集產、學、研為一體的國家級重點高新技術集團企業,在國內刺繡、針織及縫制設備行業走在前列。“比如,永信數控鞋服縫制機YX-XF800型的,售價才7.5萬元,但至少超過2個熟練工的工作效率,并且沒有次品。”林本東說。
此外,泉州微柏工業機器人可以完全代替人工進行高溫、危險工種作業,廣泛適用于五金機械加工、拋光打磨、注塑、搬運、碼垛等眾多行業及領域。廈門大學航空航天學院石獅智能制造工程中心基于PC的純軟件開放式數控系統、廈門威芯泰科技有限公司的無紡布檢測系統等智能設備,也引起了許多紡織鞋服輔料制造企業的興趣。
智能化 成制造業新趨勢
創新驅動、智能化是未來制造產業的必然趨勢。海絲海博會期間,50多家紡織鞋服生產企業自發到紡織機械館參觀,可見企業對設備更新的高度重視。
據了解,工信部編制《中國制造2025》規劃時,就圍繞適應全球產業變革,把“優先推進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擺在制造業轉型提質的“八大行動”之首。福建省、泉州市從去年開始啟動實施“數控一代”機械產品創新應用示范工程。因為智能化設備、技術的推廣應用,對于提升紡織鞋服企業生產效率、增強產品精準度、減少用工投入意義十分重大。
此前,省政府、省科技廳、省經信委先后出臺專項扶持政策,泉州市政府也出臺相應的貫徹意見。從2014年至2016年,每年省里將支持3000萬元,泉州市縣兩級配套資金4000萬元,力爭推動泉州裝備數控化率達70%以上,重點應用領域生產效率提高20%以上。
參觀海絲海博會機械館的紡織鞋服輔料制造企業許多負責人表示,紡織鞋服機械近年來越來越智能化,特別是今年的海絲海博會,專門辟出一塊數控一代智能設備展區,這對本地的紡織服裝企業來說,是一次學習的機會,更是一次更新設備、促進轉型升級的機會。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