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時政要聞»正文

福建從造福工程到精準扶貧:擺脫貧困 共享發展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5-25

共享發展,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

“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十二五”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勠力攻堅,扶貧開發工作不斷取得新成效:

——農村貧困人口明顯減少,從2011年的199萬人減少到2015年年底的69.6萬人,共減少120多萬人;

——2015年,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1994元,比2011年的5570元翻了一番;

——貧困地區基礎設施、基本公共服務和生產生活條件明顯改善,2200個貧困村完成“五通”,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和應急救助相銜接機制初步建立;

——造福工程累計搬遷142萬人,7000多個自然村整體搬遷,扶持建設了401個百戶以上集中安置區,群眾看病難、上學難等問題得到較好解決,搬遷群眾收入年均增長15%以上,明顯高于當地平均水平。

未來四五年,是一個關鍵的時間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沖刺已全面開啟,距離第一個百年目標的實現只有5年。“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習近平指出,我們不能一邊宣布全面建成了小康社會,另一邊還有幾千萬人口的生活水平處在扶貧標準線以下,這既影響人民群眾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滿意度,也影響國際社會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認可度。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5減貧與發展高層論壇上說:“25年前,我在中國福建省寧德地區工作,我記住了中國古人的一句話:‘善為國者,遇民如父母之愛子,兄之愛弟,聞其饑寒為之哀,見其勞苦為之悲。’至今,這句話依然在我心中。”

在福建,從造福工程到精準扶貧,始終以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出發點,注重從頂層設計到“最后一公里”落地,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現實的利益問題。

扶貧和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有效銜接。本世紀初,造福工程與改善公共服務內容相結合。當時,全省30戶以下的自然村仍有9000多個,由于居住分散,教育、衛生等公共服務難以覆蓋。我省對癥下藥,將這些群眾整體搬遷到生產生活條件好的地方,解決路、電、水、通信和廣播電視信號等“五通”,讓集中安置區變身設施、功能、服務、環境都比較配套的新型農村社區。

扶貧與提升基礎設施水平緊密結合。早在1990年,習近平就在《同心同德 興民興邦》一文中指出,基礎設施落后已成為閩東經濟發展的“卡脖子”問題。在閩工作期間,對民族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習近平傾力推動。

2013年,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縣縣通高速項目按現行“省市共建”建設體制加快推進,普通國省道和農村公路建設項目按全省最高標準給予補助。農網改造優先納入年度計劃支持建設,中央預算內資金對其傾斜。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每年增加10%以上的投資。“十二五”末,我省實現縣縣通高速,鎮鎮有干線,村村通客車,破解發展瓶頸制約。

決勝階段,我省把脫貧攻堅作為第一民生工程,落實共享發展。省里科學謀劃,“兩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和住房安全有保障),成為2018年我省現行國定扶貧標準的農村貧困人口脫貧的“標配”。2020年,23個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的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省平均水平,2200個貧困村基本公共服務達到所在縣平均水平。貧困地區形成便捷暢通的縣鄉村公路網絡。

省委書記尤權指出,過去脫貧的基本標準主要是解決貧困人口的吃穿住等基本生活保障,現在標準提高了,脫貧的標準不僅包括人的溫飽問題,還要解決人的發展問題。

“天下順治在民富,天下和靜在民樂。”扶貧之路滴水穿石,久久為功,又因勢而進,勇于創新,不斷書寫著踐行共享理念的福建新篇章。

來 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色窝窝播放视频在线观看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福利 | 亚洲天码中文字幕五月天 | 亚洲熟女女同中文字幕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第一人成网站在线播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