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四就是端午了。作為傳統節令食物,口感軟糯、味道香濃的粽子早已出現在許多家庭的餐桌上。泉州老中醫王智明提醒,粽子并不是想吃就能吃,身體有某些不適癥狀的人群尤其需要注意。
睡前兩小時最好別吃粽子,也不要碰含水分很多的寒性瓜果類,比如西瓜,以免造成腹瀉或腹痛。
粽子應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人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有變硬現象,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象更明顯。
粽子屬于主食,三餐都可以吃,早餐甚至更合適。因為早餐通常食欲不振,飲食數量較少,清香溫熱的粽子吃起來方便。
素粽子也要適量吃。吃了粽子就要相應減少米飯、饅頭、面條等主食,否則會攝入過多的淀粉引起體重上升,還可能過于飽脹引起消化不良。一般來說吃一個大粽子減一小碗米飯即可。
吃粽子時搭配些茶飲。這樣既可以幫助吞咽和消化,也能起到解膩的作用。紅茶是全發酵茶,其中的茶多酚氧化物對胃的刺激小,還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綠茶具有清熱降火、消食解膩、利尿的功效,很適合夏天喝。此外,菊花茶、山楂茶,不僅可以解膩,還能預防肝火。
在不加任何其他輔料的情況下,一只粽子的熱量與一碗米飯是相當的。但是,往粽子里加上肉、豆沙、紅棗等輔料,熱量就遠高于一碗米飯了。對于人體一天所需的熱量來說,粽子的熱量大多偏高,因此在食用時應注意控制數量。尤其是患有胃腸道疾病、糖尿病的患者,以及消化功能相對較弱的老人和兒童,吃粽子應當注意節制。 □本報記者 張沼婢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