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今日電商»正文

馬云: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8-09-18

 

9月17日上午,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在上海西岸藝術中心開幕,在上午的全體會議上,馬云現身,同時,對于“AI”這回事,馬云也給出了個人看法十足的演講。

 

馬云一上來就對AI的名稱表示了不滿:Al應該翻譯成機器智能,而不是人工智能。同時,馬云還犀利點評了互聯網金融、網約車這幾個正處在風口浪尖的行業。

 

AI和人類到底啥關系

 

在阿里極度重視的領域中,新零售、物流、公益等等已經為阿里刷了太多的存在感,但同時不能被忽視的,還有AI。馬云發起的名字頗有武俠氣息的“達摩院”,就是阿里圍繞著科學、技術成立的全球性的研究院,而達摩院的人工智能研究,也已經小有起色。

 

就在剛剛結束的世界頂級機器翻譯賽事之一——WMT2018國際機器翻譯大賽上,達摩院“機器智能—NLP翻譯團隊”在提交的五項比賽中都獲得冠軍,成為比賽最大贏家。

 

馬云是這樣“定義”人工智能的:人工智能是技術,但不是具體的一項或幾項技術,而是認識外部世界、認識人類自身、重新定義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

 

但是轉而,馬云又“顛覆”了“人工智能”這個名字,他認為把“AI”翻譯成“人工智能”不太準確,應該翻譯成“機器智能”:“計算機不是模仿人腦。人類要學會敬畏機器的智能,因為機器擁有獨特的思考和邏輯。”

 

未來AI和人類的關系已經被業內討論了一撥又一撥,人工智能到底會不會取代人類這個話題目前似乎也得不出任何結論。馬云沒有看衰AI,但是他也沒有認定人類一定會被機器取代。他說:“人類有些把自己看的太大了,人類發明機器的時候就應該認識到,機器會比人類更聰明,但是人類有智慧,這種智慧是機器無法獲取的。機器可以更智能,但是機器永遠不可能有價值觀,有夢想,有愛。”

 

人類研究人工智能,無非是想讓機器在一定程度上擁有和人相近的能力,但是馬云表示,AI并不是全是這樣。

 

“在我看來,機器做人類會做的事情,并不稀奇,要做人類做不了的事,才是了不起的。純粹模仿人類的意義并不太大。我們真正要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過人類智慧,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馬云如是說。

 

智能技術之于企業

 

高瞻遠矚也好,杞人憂天也罷,人類對人工智能未來的判斷都還停留在“臆想”的階段,但可以肯定的是,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傳統制造業,是人工智能將最先進行“服務”的領域之一。

 

馬云用了一連串的排比句來表達自己對制造業的“意見”:今天不是中國的制造業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業不行;不是今天的中國沒有創意,是你沒有創意;不是今天的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他認為,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而未來制造業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制造背后的服務。以上海為例,馬云說到:“上海服務業比重超過了70%,有的城區超過了90%,上海的服務業水平和人才素質是未來占據的最大先機。而未來服務業的重點不是引進資金,而是引進人才。”

 

同時,馬云還撂下了這么一句狠話:未來成功的制造業一定是用好智能技術的企業,不會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對今年受爭議最大的兩個行業:互聯網金融和網約車,馬云也都沒有避諱地一一談及了。

 

馬云顯然對現在不成熟的互金環境略有意見,他表示,互聯網金融的概念是自己最早在浦東的一個會議上提出來的,“但是今天幾乎只要通過一個網頁,都把自己稱之為互聯網金融,我覺得還是蠻可笑的事情。”

 

在馬云看來,今天絕大部分的P2P公司是在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做非法金融服務,而真正的互聯網金融的風控系統,是依靠著數據技術,風險極低。

 

“當你擁有大量數據的時候,必須用AI機器智能來進行風控,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馬云就這樣又給在風口浪尖上的互聯網金融重新下了定義。

 

而對于差一點就被口水淹沒的出租車、網約車行業,馬云也側面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個人這么覺得,政府應該做政府該做的事情,企業應該做企業該做的事情,我的觀點是政府不應該去關心出租車行業是不是被取消,那是市場行為,政府要關心是不是安全,人是不是死亡。交通安全是第一要素,至于這個行業取代那個行業,這應該由市場取代,更何況有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想辦法怎么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而不是消滅一個行業。

 

隨著各業態在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做出的改變,相應的管理配套措施就成了一個新的挑戰。馬云對此表示:我們不能用過去的方式來解決未來的問題,而要找到未來的方式來解決未來的問題。創新也要嚴防葉公好龍,人工智能如同創新也一樣,這不僅僅是科學家、技術人員的挑戰,也不僅僅是技術挑戰,也是政府運營巨大的挑戰。

 

最后,馬云對未來人類工作狀態的期許了解一下:

 

“過去你一年只去30個城市,我們未來一年可能會去300個城市,過去每人工作16個小時,現在8個小時,未來4個小時,甚至每天工作2個小時。我們做不到,我們的孩子能做到,今天做不到,未來能做到。”

 

以下是馬云演講全文:

 

尊敬的李強書記、各位領導、各位同行,大家早上好,很榮幸參加今天這樣的會議。今天到全世界去,在任何地方都在討論人工智能,從一種技術的概念到今天確定成為一場勢必影響人類未來生活的一場巨大的技術革命。

 

我相信就像今天的世界一樣,我們對這場技術革命有期待、有擔心、有希望,也有困難。

 

今天在上海舉辦這樣高規格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這個大會還是非常重要,在上海舉辦這個大會,跟世界其它地方舉辦這樣的大會,比如硅谷也好、以色列也好,舉辦這樣的會議還是不一樣的。過去是技術人員為主、工程師為主的大會,因為人們把人工智能往往歸于某種技術,上海舉辦這個會,內涵非常不同。

 

今天來上海參加這個會,對我有一個很大的啟發,人工智能是技術,但是人工智能又不是具體的一項或者幾項技術,人工智能是我們認識外部世界、認識未來世界、認識人類自身,重新定義我們自己的一種思維方式,我們在重新定義自己未來的一種生活方式。

 

所以我想今天從我個人角度來談一下看法和一些觀察,和一些思考。

 

首先我覺得人工智能這個詞,翻成中文以后,翻譯并不是很準確,AI最好的翻譯應該是機器智能,把AI翻譯成為人工智能,我覺得是人類把自己看得太大,把自己有點托大了。

 

蒸汽機釋放了人的體力,但是蒸汽機并不是模仿人的體力,汽車比人跑得快,但是汽車并不是模仿人的雙腿。未來的計算會釋放人的腦力,但是計算機不是按照人腦一樣去思考,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的方式去思考。

 

更何況人類對于人腦本身的了解是極其有限的,人類需要學會尊重、敬畏機器智能,機器必須要有自己獨特的思考和邏輯。

 

所以發明機器的時候,人們就應該認識到機器會比人類力氣要大,發明汽車的時候,人們要認識到我們肯定跑不過汽車,機器比人跑得快、跑得遠。但是發明電腦的時候,我們人類要明白機器一定會比人更加聰明,機器有智能,動物有本能,人類有智慧,我相信人類擁有的智慧是機器永遠都無法獲得的,機器可以更聰明,也可以更快速,也可以更強壯,但是機器永遠不可能有價值觀、有夢想、有愛,機器只有Chip,而人類有心。

 

在過去的工業化時代,人越來越像機器,現在很多人研究技術,是為了讓機器越來越像人,而機器做人會做的事情,并不稀奇,通過不斷學習,向萬物學習,做人做不了的事情,我認為這才是了不起,讓機器純粹模仿人類,我覺得意義并不是太大。

 

智能是改變世界的工具,智慧是改變智能的思想,我們應該真正擔心的不是機器智能會超越人類的智慧,而是人類本身的智慧會停止增長。

 

第二,人工智能也好、機器智能也好,并不是融入一項技術,而是一種認識和思考世界的方式,也是我們為自己的未來確定一種生活方式,這不是簡單的技術的改變,是生產力、生產關系、生產資料的改變。

 

未來數據將會是生產資料,計算是生產力,互聯網是生產關系,智能時代是基于這些改變而隨之發生的巨大的社會變革。

 

所以這次技術革命所帶來的變化遠遠超過我們的想象,未來30年,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改變服務業,改變教育、醫療,我們所有的生活會因為數據、計算而改變。

 

例如新制造,工業時代和信息時代讓制造業自動化、規模化、標準化,而數據時代,制造業是個性化、智能化、按需定制。

 

未來制造業不僅僅是制造業,而是制造業和服務業的完美結合,未來制造業的競爭力不在于制造本身,而是制造背后的服務和體驗,未來的制造業都是服務業,因為流水線上的大部分工人將會被機器取代,而人類的部分、體驗的部分,不可能被取代。

 

上海服務業占的比重超過了70%,我知道有城區超過了90%,上海的服務業水平、上海的人才素質,我認為這是在上海,在未來占據最大的先機,最早制造業依賴于資源,中國的制造業基地都在東北,后來制造業依靠產業配套、產業鏈,制造業基地轉移到長三角和珠三角。

 

未來制造業依靠的是數據,是服務業,服務業發達的地方,新制造才會發展起來。未來制造業的重點不是引進資金,而是引進知識和人才。

 

未來十到十五年,傳統制造業面臨的痛苦將會遠遠超過今天的想象,企業如果不能從規模化、標準化向個性化和智慧化轉型,將很難生存下去。未來成功的制造業一定是用好智能技術的企業,因為不會用智能技術的企業,將全部進入失敗領域。

 

我認為未來上海這個城市會被數據、互聯網、云計算和IoT真正改變,上海是一個超級大都市,未來這樣超級大都市,一切的交通、城市治理、安全都需要有新的思想、新的技術來引領,上海會成為真正世界一流的城市。

 

再比如新金融,今天世界上比較流行的叫FinTech,而我們認為叫TechFin,FinTech是讓傳統金融更加強大,而TechFin是讓每個人,有需要的人得到金融服務,數據時代,金融風控不是給銀行穿上防彈衣,而是用數據技術預判風險、消除風險,不是去抓壞人,而是發現、預測壞事,這是風險思想的根本改變,這就是未來新的金融,可以讓更多人受益。

 

IT是讓20%的人受益,而DT 、AI時代的數據技術,是讓80%的人受益,這就是這個世界未來巨大的機會所在。

 

真正的互聯網金融風險極低,不是通過網絡就是互聯網金融,今天絕大部分P2P公司是披著互聯網金融的外衣在做非法金融服務,真正的互聯網金融是依靠數據技術、依靠數據風險的控制體系,靠數據積累的信用體系。當你擁有大量數據的時候,必須用AI機器智能來進行風控,這才是真正的互聯網金融。

 

第三,互聯網金融是我最早在浦東的一個會議上提出來的,但是今天幾乎只要通過有一個網頁,都把自己稱之為互聯網金融,我覺得還是蠻可笑的事情。

 

第四,數據時代也是供給側改革經濟轉型的重大機遇,AI技術、區塊鏈技術、IoT技術,這些技術再先進,如果不能和制造業、服務業相結合,不能推進轉型升級,不能推動社會更加綠色、更加持續發展、更加普惠的方向變革,不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健康、更加快樂,這樣的技術毫無意義。

 

對于傳統行業來講,如果不擁抱新技術,不融入數據時代,我認為也沒有意義。

 

前幾天我剛發了一個微博,兩天時間,我去了三趟淘寶造物節,我感慨今天年輕人的創造力、年輕人的創意、創新是我們想象不到的,甚至不敢想象。今天不是中國的制造業不行,而是落后的制造業不行,不是今天的中國沒有創意,是你沒有創意,不是今天的年輕人不努力,而是我們這些人不夠努力。

 

所以我們今天要思考,是我們所有的人,我們的政府、企業家,我們這些掌握資源的人,有沒有把數據,把這個時代擺到一個經濟轉型升級、自我變革的方向來,有沒有為年輕人準備好環境,如果數據時代的使命之一是推動轉型升級,是解決今天經濟社會的很多問題。那么我覺得我們的規則、我們的體系、我們的思考方式、我們的整個教育都要進行改變,我們肯定不能用過去的方式來解決未來的問題,我們找到未來的方式,去解決未來的問題,這樣才是正確的方式。

 

過去你一年只去30個城市,我們未來一年可能會去300個城市,過去每人工作16個小時,現在8個小時,未來4個小時,甚至每天工作2個小時。我們做不到,我們的孩子能做到,今天做不到,未來能做到,我們要相信人類的智慧。

 

另外新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一切生產力的發展,必須要有新的生產關系與其相適應,創新要嚴防葉公好龍,人工智能如同任何技術,創新也一樣,這不僅僅是科學家、技術人員的挑戰,也不僅僅是技術挑戰,也是政府運營巨大的挑戰。

 

飛機剛出來的時候,伴隨很多事故,但是我們并沒有把航空工業給消滅掉,也沒有用管理火車的方法去管理整個飛機行業。我去年跟美國交通部長趙小蘭探討關于人工智能、無人駕駛會快速取代美國很多就業,特別是對出租車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趙小蘭部長問我,您怎么看這個問題。

 

我個人這么覺得,政府應該做政府該做的事情,企業應該做企業該做的事情,我的觀點是政府不應該去關心出租車行業是不是被取消,那是市場行為,政府要關心是不是安全,人是不是死亡。交通安全是第一要素,至于這個行業取代那個行業,這應該由市場取代,更何況有了交通事故,我們應該想辦法怎么把交通事故降到最低,而不是消滅一個行業。

 

所以我自己覺得,把一個行業打掉是非常容易的事情,但是把行業完善非常艱難,所以推動社會進步就一定會淘汰落后力量,得到好處的不一定為你鼓掌,但是受到傷害的一定站出來罵人。保護哭喊的落后力量,往往會成為破壞創新最重要的要素。

 

所以我希望大家記住,人工智能到來,它帶來好處、帶來壞處,但是這不單是科學家,這不單是企業家,是社會各界各階層對它的關心、關注和提升。

來 源:虎嗅網 Cuba Libre 責任編輯:weiyezh

相關新聞

查看評論發表評論 |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觀點,本網保持中立

看不清楚?點擊換一張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综合欧美亚洲日本少妇 | 在线精品自在视频观看 | 久久亚洲欧美日本精品 | 亚洲大乳高潮日本专区无需安装 | 亚洲中文精品在线观看 |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