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產業、穩主體、促發展,2022年惠安地區生產總值突破1200億元、財政總收入突破120億元,晉位全國百強縣第27,獲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等“國字號”城市名片。
新的一年,惠安如何落實省委、市委“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部署,大拼經濟、大抓發展,在新一輪競爭中更出彩、多出彩?惠安縣委書記王春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惠安縣將持續深化“兩看三比”,全面實施項目奮戰、招商落地、城建提升、民企服務“四個主題年”,鼓足干勁、奮進向前,以爭的意識、拼的姿態、搶的勁頭,打造激情燃燒、干事創業的發展高地,在省市發展大局中扛起大縣擔當。
在“親”“清”互動中爭優
塑造澎湃發展“新優勢”
一開春,惠安迅速按下“快進鍵”,企業復產開足馬力、項目復工搶抓工期,惠泉片區改造、崇武古城保護活化利用現場如火如荼;正月初五率先招商簽約、正月十一項目集中開竣工,年味未散,惠安干部就已經撲到了攻堅一線,比學趕幫成為發展主旋律。
據了解,上個月,惠安縣的產業母基金跟頭部基金機構達成合作,將返投該縣高新產業1.5億元。近年來,惠安搶占人工智能、化合物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賽道,推行“初創—小巨人—單項冠軍”的全周期培育服務模式,“一企一策”扶持慧芯激光、博純電子、易動力新能源等優質企業茁壯成長。
“我們要搶占新賽道,爭取多抱幾個‘金娃娃’。為‘金娃娃’打造‘金搖籃’是黨委政府的職責所在。”王春雷表示,今年,惠安將啟動企呼政應、柔性護航、親清引領等民企服務十大行動,擦亮“惠”企“安”商金字招牌,以更實的措施、更優的服務、更好的環境,打造讓企業得實“惠”、讓項目“安”下來的一流營商環境“惠安樣板”。
在招優引強中爭先
打造項目落地“強磁場”
2022年,惠安堅持系統思維,創新“基金+平臺+標準園區”三維招商對接模式,全年招商簽約項目168個、總投資超1700億元,超額完成市下達任務,正式合同投資總額超1300億元、排名全市第二,躋身第一梯隊。
“企業是今天,項目是明天,招商是后天、是發展的潛力所在。我們堅持人人都是招商員、人人都是營商環境,力爭全年簽約項目240個、總投資超1400億元。”王春雷表示,今年以來,惠安積極推行“走出去、請進來”,堅持“地等項目”“錢引項目”“人搶項目”,多措并舉做好招商引資工作。
堅持“地等項目”,以“空間換時間”,結合盤活利用低效用地試點,實施“拔釘清障”和“園區標準化建設”專項行動,將征收土地2萬畝,盤活閑置、低效用地4600畝,建成標準廠房250萬平方米。堅持“錢引項目”,設立30億元產業母基金,參投2個頭部基金,將撬動15億元返投,并開展10場“政銀企擔”對接,力爭促成150億元授信。堅持“人搶項目”,聯合32個國省級行業協會、產業聯盟和異地商會,開展靶向招商、精準招商。
截至目前,惠安已舉辦招商項目簽約、銀行融資授信等系列活動,簽約項目14個、總投資302.6億元,授信項目6個、授信金額65億元。
在實干擔當中爭效
鍛造善拼敢搶“戰斗隊”
如何把“施工圖”轉化為惠安高質量發展的“實景畫”?
在年初的縣委工作會上,惠安在全市率先對3個先進單位和30名“敢于爭先創優”“善做群眾工作”“愛崗敬業盡職”的擔當者進行記功表彰,持續營造“向優者學、與快者比、跟強者爭”的良好氛圍。
同時,堅持“以實績論英雄”,建立“兩看三比”晾曬督導機制,做到一線考察識人、一線政治監督并舉,打造真抓實干、擔當作為、善拼敢搶的戰斗隊。
“今年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惠女精神’提出60周年。60多年前,勤勞勇敢堅韌的惠安女創造了水利建設的奇跡。今天,我們將繼續點燃激情、愛拼敢贏,深化‘兩看三比’,進一步爭優、爭先、爭效,推動惠安高質量發展邁上新的臺階,在省市發展大局中扛起大縣擔當。”王春雷說。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