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鄉村振興»正文

安溪統籌做好“三茶”文章全面推進鄉村振興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23-04-13

近年來,安溪縣委、縣政府深入踐行“三茶統籌”發展理念,以創建國家首批農業現代化示范區為契機,弘揚茶文化,做強茶產業,提升茶科技,構建“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統籌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提升的安溪茶產業發展新格局。

據悉,安溪縣是全國重點產茶大縣之一,2022年全縣茶園面積達60萬畝,茶葉年產量6.2萬噸,涉茶總產值320億元,是我國茶業基礎管理最精細、產業鏈條最完整、產業配套最齊全、茶葉電商最發達、銷售渠道最暢通的產茶縣。安溪鐵觀音成為“中國十大茶葉區域公用品牌”“外商最熟悉、最喜愛的中國農產品品牌”。

農遺助農

提升茶文化影響力

2022年,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被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為“全球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安溪鐵觀音制作技藝參與申報的“中國傳統制茶技藝及其相關習俗”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安溪以茶界“雙世遺”為抓手,推動生態、制度、人才、文化建設,為鄉村振興增添動力。

生態方面,實施茶源保護工程。制定《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保護發展規劃(2022—2030年)》和《安溪鐵觀音茶文化系統保護管理暫行辦法》,對鐵觀音農遺核心區實行原生態保護,開展古茶樹種質資源普查、立碑和掛牌,推動茶樹種質資源保護、農遺景觀提升,促進鐵觀音農業遺產活化利用。

制度方面,實施茶村自治工程。在遺產核心區10個重點茶村,探索農遺保護“村級自治”模式,建設非遺傳習所、研學坊和度假旅游茶莊園等,打造一批農業遺產保護典范村,讓茶鄉留住“鄉愁”。

人才方面,實施茶人培育工程。建設全國唯一一所涉茶公辦本科院校——安溪茶學院。啟動實施茶葉非遺技藝“長青計劃”,舉辦安溪縣2022年烏龍茶(鐵觀音)制作技藝縣級非遺傳承人培訓班,有效搭建傳、幫、帶平臺。健全茶業人才隊伍梯次培養機制,實施“十百千萬”工程(即每年建設10個技藝傳習所,培育100名茶業領軍人人才,2000名新型職業農民,完成茶業技術培訓2萬人次以上),為茶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撐。

文化方面,實施史跡調查工程。成立安溪縣茶史跡調查工作領導小組,向社會各界全面征集安溪涉茶歷史見證物,進一步挖掘整理安溪鐵觀音“雙世遺”的內涵,活態性、動態性、系統性地保護傳承文化遺產,講好安溪茶故事。

在推動茶文化演繹傳播方面,安溪不遺余力、多管齊下。擴充安溪縣茶文化藝術中心演藝人員隊伍,創排《香望》等情景茶藝,創作《古厝聽茶》沉浸式茶藝情景劇。舉辦“戲古茶香·圍爐煮茶”文藝惠民演出,在溪禾山鐵觀音文化園等景區常態化展演。創編高甲戲《李光地》《莫耶·延安頌》等作品,融入安溪鐵觀音茶文化元素,獲得全省戲劇會演一等獎。連續10年舉辦原生態茶歌邀請賽,傳承保護安溪鐵觀音習俗文化。推出大型茶文化主題系列情景劇《鐵觀音》,以歌舞、戲劇、南音、茶藝等多元化藝術形式,演繹安溪鐵觀音的前世今生和精湛制作技藝,展現安溪人“靠自己骨頭長肉”的精神特質。邀請大型茶文化史詩音樂劇《茶道:一葉乾坤》在安溪公演,融合3D全息技術,將中華茶文化和安溪茶香氤氳的特色體現得淋漓盡致。

多措并舉

提升茶產業競爭力

安溪堅持產業帶動,圍繞質量安全、品牌建設、產業鏈條、銷售渠道、茶旅融合等方面,夯實茶產業發展基礎,不斷提升茶產業競爭力。

基礎管理扎實,茶葉質量安全。在全國率先開展有機肥替代化肥、去化學農藥化等“雙減”行動,創立全國首個生物信息對抗與智能蟲害防治系統;在全國首創縣域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建立從茶園到茶杯的質量安全追溯體系,近6年來,安溪茶葉抽檢合格率達到100%,連續16年出口茶葉100%通過進口國官方質量檢測。

品牌建設顯效,品牌族群強大。打造形成以“安溪鐵觀音”公共品牌為核心,八馬、日春、華祥苑等企業品牌為支撐的品牌族群。2022年,安溪鐵觀音品牌價值1430億元,名列全國地理標志區域品牌價值第一。

產業鏈條完整,產業配套齊全。茶葉精深加工方面,安溪是全國重要的多品類茶葉加工基地,縣內茶企共5000多家,其中國家重點龍頭企業4家、省級重點龍頭企業25家、市級重點龍頭企業34家,規模以上茶企82家;擁有禪心緣、桃源有機茶場、佛羅花、益酩茶酒釀造等一批茶葉深加工企業,開發新一代功能性茶產品,向食品加工、生物醫藥、日用化工、茶生物提取等行業延伸;茶配套方面,持續壯大茶機械、包裝、器具、物流等,培育文化創意、健康養老等新興業態。

茶葉市場活躍,銷售渠道暢通。線上方面,與阿里巴巴、亞馬遜、京東、抖音等頭部電商合作,開啟全民電商時代。全縣共有淘寶鎮10個、淘寶村57個,2022年縣域茶葉電商銷售收入已達80.47億元,占全國茶葉電商近1/4的市場份額;線下方面,縣內外茶業營銷人員達30萬,在全國有4萬多家茶店,掌控著全國50%以上的茶葉營銷渠道,形成“買全國、賣全國”“買全茶、賣全茶”的供應鏈體系,成為全國重要茶葉集散地,每年從安溪銷售出去的各大品類茶葉達20萬噸以上,縣域茶葉交易量全國第一。

茶旅融合發展,產業生態豐富。創新“現代農業+文旅”發展模式,在全國率先發展茶莊園業態,建成39座各具特色的茶莊園,“海絲茶源·茶旅圣地”線路入選農業農村部2020年中國美麗鄉村旅游(秋季)精品線路,每年吸引120萬人次以上的“鐵粉”蒞臨安溪體驗消費。

數字賦農

提升茶科技支撐力

安溪堅持以茶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推動安溪茶產業始終走在中國茶界前列。

搭建科研平臺,培育創新沃土。建成國家茶葉檢測重點實驗室、國家茶葉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等兩個國家級茶葉檢驗檢測中心,福建農林大學安溪茶學院、泉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國家茶葉質量安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三個國字號科技平臺,在茶葉綠色發展、茶葉加工、茶機械智能化、茶葉質量安全等關鍵性、共性技術研究走在全國前列。舉辦首屆中國茶科技創新大賽,以賽事為載體,搭建茶科技創新交流應用轉化平臺,吸引了全國245個團隊總共1535人參加,包括198個博士、725個研究生,涵蓋1470個專利(軟著)、385個發明,共評選出優質創新成果37項,烏龍茶智能加工等10個項目落地轉化。

密切產學研用,構筑科技支撐。與中科院、中茶所、省農科院、福建農林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建設中國烏龍茶研究院、國際烏龍茶產業科技創新聯盟、茶葉精深加工科技特派員工作站等平臺,開展基礎課題研究和應用課題研究,比如,與中央候補委員、中國工程院劉仲華院士團隊合作,研究并總結出安溪鐵觀音具有降脂護肝、調理腸胃、抗炎清火、延緩衰老等健康功效。

打造數字基座,建設智慧茶業。成功發射安溪鐵觀音一號和二號衛星,全面加快茶園數字管理步伐;建設數字福建(安溪)產業園,總投資超30億元,提升產業數據存儲、數據處理和數據應用能力水平;建設并持續提升“151”信息化管理與服務體系,即“一平臺、五應用、一支撐”(“一平臺”即安溪“數字茶業”云平臺,“五應用”即安溪鐵觀音數字地標監管平臺、縣域農資監管與物流追蹤平臺、茶葉氣候品質認證、食用農產品質量全程追溯體系建設、茶都交易市場一品一碼標準化改造,“一支撐”即天空地一體化安溪縣茶園生態種植及其全流程監測工程),通過數字賦能茶葉生產、加工、管理等,構筑智慧茶業縣域。

安溪縣有關領導表示,下一步,該縣將以“三茶”統籌發展為引領,充分發揮資源稟賦和產業優勢,立足安溪,放眼國際,穩一產、強二產、優三產,力爭至2025年,茶葉全產業鏈產值達350億元,努力打造引領業界、全國最強、世界知名的茶業制造中心、茶葉交易中心、茶配套生產中心、茶業數字中心、茶業科技創新中心、茶文化旅游中心、茶業金融中心,建設現代茶業強縣。

責任編輯:蘇慧敏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128966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欧洲免费精品视频在线一品道 | 自拍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免费性爱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久精品免费视频 | 尤物国产91九色综合久久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