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王宇靜)昨日下午,在“互聯網+陶瓷電商”相關主題論壇上,景德鎮、廣東等地數百位陶瓷電商界學者精英匯聚一堂碰撞智慧。“國內陶瓷產業還處于‘孩童’的初級階段,未來幾年或者更短的時間里,競爭將更加激烈。”與會人士們普遍認為,挑戰與機遇并存的當下,陶瓷電商企業必須加快成熟的速度。
“陶瓷界的大伽們還沒真正觸網,現有電商企業必須抓緊組建團隊,規范管理。”醴陵御品坊陶瓷總經理黎澤恒分享說,標準化、流程化、制度化、數據化、股權化是企業提升戰斗力的規范動作,方向比努力還重要,陶瓷電商同行必須在細分領域里找準定位,然后再以極致的客服、極致的品牌故事、極致的產品打動消費者。對于傳統陶瓷制造業而言,切不可以為招幾個客服,開幾間網店便是陶瓷電商了,如今已經進入“看產品”的年代,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產品質量差、同質化嚴重的產品勢必沒有競爭力。“如果你擅長制造,那么就請安心深耕自己的產品,只要東西好,大把專業電商團隊搶著幫你進入電商領域。”他說。
“互聯網+”已經成為熱門詞匯,可是到底是“互聯網+產業”,還是“產業+互聯網”呢?在“互聯網+陶瓷電商”對話環節里,泉州師院副教授、博士陳火全,德化唐豐陶瓷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建陽,德化縣博為藝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福鎮,宜興界陶文化總經理陶建、潮州慶發陶瓷副總經理陳圖楷同臺探討“互聯網+”的真實內涵。陳圖楷認為,無論怎么“+”,本質都是要給消費者提供好的產品與服務。“陶瓷電商的品質要求已經比歐盟的要求還要高。我們是傳統外貿企業,歐美市場允許的次品率是千分之三,可是產品賣到網上之后,用戶要求的卻是百分百(優質)。”他說。陳火全提及,原本是工廠拿貨到線上賣,如今是根據數據分析線上的需求,定款、定量生產。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電商企業都面臨著供應鏈整合、管理提升、品質保證、團隊穩定的重重難關,從“孩童”到成熟的路并不好走,可喜的是德化陶瓷電商企業大多正在加速升級。
當天論壇現場,針對德化藝術品陶瓷及日用陶瓷兩條腿銷售的模式,淘寶“珍品類拍賣”商務經理朱賀南、淘玉“極有家”高級運營專家飛鴻還分別帶來了針對藝術瓷拍賣及家居個性日用陶瓷的全新渠道分享。作為下屆電商峰會舉辦方的景德鎮代表,景德鎮市電商協會會長蔣衛民也帶來了文化驅動陶瓷電商產業發展的分享。
本社全媒體對此次活動進行全程直播,請掃描左邊二維碼觀看。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