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擴大開放增優勢,發展空間有效拓展。自貿試驗區建設扎實推進,186項重點試驗任務已實施139項,126項創新舉措中49項為全國首創,新業態加快培育。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步伐加快,對沿線國家和地區出口增長5%,新增對外投資增長2.7倍,中國-東盟海產品交易所在福州上線運營,中國-東盟海洋合作中心落戶廈門。閩臺交流合作持續深化,閩臺貿易額695億元,實際利用臺資13.1億美元、增長10.3%。第七屆海峽論壇取得新成效。向金門供水工程開工建設。臺胞往來大陸實現免簽注,大陸首張電子臺胞證在福州簽發,龍巖成為我省第5個赴臺個人游試點城市。平潭在基礎設施建設、產業培育、環境營造等方面邁出新步伐。閩港閩澳交流合作不斷深化,僑務和外事工作服務發展的能力繼續提升。完善外貿企業貸款風險補償資金池政策,加強出口信保服務,在全國率先實現關檢合作“三個一”通關模式全覆蓋,外貿進出口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六)城鄉統籌促協調,新型城鎮化扎實推進。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在福州、廈門、平潭建立積分落戶制度,全面放開其他地區落戶限制,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有序推進。開展縣(市)域城鄉總體規劃編制,廈門等市開展“多規合一”試點。實施廈漳泉大都市區同城化發展總體規劃,廈漳泉通信資費實現同城化。莆田城鄉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取得突破。永安、邵武新增為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15個小城市培育試點取得新進展。新一輪“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有效實施,城市景觀整治、“五千”工程順利推進,“兩違”綜合治理成效明顯。
(七)持之以恒抓環保,生態優勢進一步凸顯。出臺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工作方案,啟動萬里安全生態水系建設,12條主要河流水質保持為優,Ⅰ-Ⅲ類水質占比為94%。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加快工業污染源治理,強化城市道路、施工等揚塵綜合整治,九市一區環境空氣質量均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廈門、福州在全國74個城市空氣質量排名中分別居第2位、第6位。漳州市區2008家膠合板污染企業全面整治到位。南平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通過年度考核。推進“四綠”工程,造林綠化166.8萬畝,完成水土流失綜合治理260萬畝。
(八)發展成果惠民生,社會事業取得新進步。投資244億元的21件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項目全面完成。企業退休職工基本養老金月人均增加217元,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提高到85元,提高城鄉居民醫保財政補助標準、每人每年不低于380元,新農合的重大疾病保障病種達22類。新增公辦幼兒園100所、學位3萬個,新增達標高中13所。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行現代學徒制,實訓基地加快建設。新增4所應用技術類本科高校,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42.8%。國家綜合醫改試點省工作全面啟動,三明“三醫”聯動改革經驗在全國推廣,縣級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實施藥品、耗材零差率改革,新增醫療衛生機構床位8410張。第一屆全國青年運動會、首屆海絲博覽會、第二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第十四屆亞洲藝術節成功舉辦。社會福利和慈善事業持續發展,老齡、老體協、老年教育、殘疾人工作不斷加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得到保障,民族團結宗教和睦。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提升工程、道路交通安全綜合整治、“清剿火患”戰役持續推進,食品藥品安全有效保障,社會和諧穩定。有效應對“蘇迪羅”等強臺風和暴雨襲擊,最大限度減少災害損失。村(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順利完成。駐閩部隊在平安建設、生態建設、重點建設、搶險救災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軍政軍民關系更加密切,龍巖軍民融合產業發展取得實效。援藏援疆援寧工作扎實推進。
(九)“三嚴三實”重行動,政府自身建設得到加強。深入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認真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反對“四風”、改進作風。自覺接受人大監督、政協監督、社會監督,全年辦理省人大代表建議794件、省政協提案905件,辦結率均為100%,省政協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建議案有效落實。提請省人大常委會審議地方性法規8件,制定省政府規章20件。全省政府系統“三公”經費財政撥款支出下降11.1%。強化“馬上就辦”,整治“庸懶散拖”,機關效能建設進一步深化。政府與法院、檢察院、工會聯系機制不斷完善。權力運行網上公開持續推進,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工作進一步加強。
2015年工作任務的完成,標志著“十二五”規劃主要目標勝利實現。“十二五”時期是福建發展迎來重大歷史機遇并取得重要發展成就的五年,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就福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親臨福建考察指導,提出了“四個切實”的重要要求,殷切希望我們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中央作出支持福建加快發展的重大決策部署,支持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海峽藍色經濟試驗區和福州新區,福建發展實現新的跨越。
過去的五年,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地區生產總值凈增超萬億元、年均增長10.7%,人均生產總值10920美元。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和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均實現比2010年翻一番。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五年共達7.85萬億元,一批重大項目建成投用。
過去的五年,發展方式加快轉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和服務業增加值均突破萬億元。產值超500億元產業集群從6個增加到15個,其中產值超千億元產業集群從1個增加到9個。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12.5%提高到15.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從7.4%提高到9.2%。節能減排任務全面完成,森林覆蓋率從63.1%提高到65.95%。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