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位置: 首頁 »時政要聞»正文

在福建省級扶貧重點縣柘榮看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http://www.merchenaries.com【泉州經濟網】2016-01-20

引導每所學校挖掘特色

順著百余級的臺階爬到頭,映入眼簾的便是宅中中心校。這段路被師生們稱為“孝道”,隔幾級臺階就擺放著長勢正好的各色花草,這是師生們精心培育的成果。

為讓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校園里的每面墻都會說話,每個角落都傳遞著經典的聲音。校門口的學生“日常行為三字歌”“一日常規”,立在校園中的孔子像,教學樓墻上的《弟子規》、綜合樓里的國學精粹展示等,都讓孩子們受到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

在這所學校工作了20個年頭的宅中中心校校長林榮滔介紹,學校留守兒童多,需要培養他們建立更強的自信心。因此,將傳統文化引進校園、融入課堂、延伸到社區、輻射家庭,就成為學校工作的一個著力點。

環境育人,加上課堂育人、活動育人,孩子們的表達能力、記憶力明顯增強,精神面貌發生了可喜的變化。

“以前最少的時候只有33名學生,這幾年學校好了,有的家長就放心把孩子送來了,現在已經增加到49名,相信以后還會有更多的學生回流。”林榮滔對學校的前景充滿信心。

為讓所有校園面貌煥然一新,柘榮縣在財政十分困難的情況下,近幾年累計投入近億元資金,實施教育基礎工程,新建、改建、擴建中小學校舍面積10多萬平方米,消除危房面積2萬多平方米,還按照城鄉一致標準,統一配備教育教學設施設備。

“在硬件均衡的基礎上,我們更注重引導每所學校挖掘特色,激發師生潛能。”柘榮縣教育局督導室主任李強介紹。

柘榮縣第二小學就是從小到大、不斷發展的一個典型。該校副校長林金嬌介紹,學校原來叫縣城郊中心校,地處城鄉接合部,留守兒童多。從2006年起,學校就開始關注留守兒童。當時她和另外五名教師組成“愛心媽媽”團隊,利用周末時間到孩子家走走,了解孩子們的學習成長情況,并教導他們掌握更多生活技能。

老師們的愛心也感染了他人,“愛心媽媽”隊伍如今已經擴展到現在的校內外90多人。去年5月,我省首個關愛留守兒童協會在柘榮成立。如今,協會已籌措社會各界資金50多萬元,主要用于助困助學及獎勵優秀的留守兒童、貧困兒童。

“只要靜下心來耐心地尋找,就不難發現每所學校都蘊藏著內在的發展潛能。”李強表示。

來 源:東南網 責任編輯:張金環
泉州經濟網建設聲明: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5-22959379 郵箱:admin@qzwhcy.com

另类国产ts人妖视频网站,狼人香蕉香蕉在线28,日本第一福利片在线观看中文,欧美在线视频一区
日韩另类在线第一页 | 亚洲49vv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另类小说图片视频 | 中文字幕乱码久久午夜 | 色婷婷色偷偷色天堂 | 亚洲成a人片在线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