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網-東南早報記者 顏雅婷 李菁 莊麗祥
互聯網食品經營迅猛發展,已經成為一種極具影響力的新興業態,但隨之暴露出的食品安全問題,也引發市民的廣泛關注。主管部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應如何發揮作用,扶持、規范網絡食品經營?
1月19日,早報“一線通兩會”工作室,邀請泉州市政協委員陳篤恒、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食品總監肖朝暉、市場科陳翔做客工作室,并加入“東南早報兩會熱議之網絡外賣”微信群,與@巢超、@點送、@海鮮伯、@樹殼果鋪、@米米美食等各界微商代表,就網絡食品經營進行探討。
■網絡訂餐現狀
超1600家泉州商家 在第三方平臺認證
早在新《食品安全法》實施之前,泉州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在2014年就下發了《關于開展互聯網食品經營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2015年,食藥部門再次下發了《關于迅速開展網絡訂餐食品安全清理整頓工作的通知》。通過與工商、通信等部門的協調配合,組織對轄區內網絡訂餐主體進行了初步的摸底工作。
根據前期摸底情況,目前我市網絡訂餐主要集中在美團網、餓了么、百度糯米、口碑、大眾點評等泉州市以外的大型第三方交易平臺中。本地范圍內,也涌現出了一批類似巢超、點送等自主APP平臺。此外,肯德基、必勝客、麥當勞等傳統連鎖快餐也在擴展互聯網銷售渠道。
截至2015年12月,全市在工商部門核準登記從事網絡食品經營的個體戶已達536家,企業129家,其中312家網站和網店取得了工商部門頒發帶有主體信息實名認證和具有在線投訴舉報功能的工商電子標識,另有1600多家泉州籍業主的食品經營者在第三方平臺內完成了身份認證。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