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為我國新階段發展的關鍵詞。民營經濟大市泉州,傳統制造業占據“半壁江山”,經濟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尤為迫切。新常態下,泉州傳統制造企業轉型升級的大幕正徐徐拉開。
作為一家從事工業數控系統及工業機器人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泉州市微柏工業機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微柏公司)率先感知風向,敏銳嗅到傳統產業技改的市場需求,抓住“數控一代”創新應用示范工程、“泉州制造2025”的機遇,專注于研發工業機器人項目,幫助傳統企業改造數字化車間及智能生產線,為泉州產業的轉型升級注入新動力。
□本報記者 殷斯麒
通訊員 林穎杰
數字化車間成傳統制造業競逐方向
數字化車間是“工業4.0”的核心環節,為企業減少人工、提高效率、縮短制品時間,實現自動化生產、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可能。微柏公司順應趨勢,為本土企業安裝智能化生產線,打造適應需求的數字化車間。
泉州作為福建省最大的瓷磚產業基地,在瓷磚行業擁有深厚的基礎和成熟的產業集群。全市約有230家建陶企業,年生產總量全國排名第三。然而,本土瓷磚生產代表企業生產水平仍比較低,一條生產線中瓷磚分揀、包裝、搬運的工人多達40人。由于工作環境噪音大、粉塵多、勞動強度大等問題,陶瓷企業多面臨著招工難的問題,生產規模難以擴大。
2015年,微柏公司研發出“機器人智能撿磚系統”,針對陶瓷廠窯爐后段,撿磚、裝箱、打包、碼包等工位實現全自動智能化生產,在產品的主要制作環節代替人工,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福建晉江中山榕陶瓷有限公司嘗到了“甜頭”,2015年微柏公司為中山榕陶瓷有限公司進行自動化智能車間成果轉化落地,一條生產線成本300萬元,解決了中山榕陶瓷有限公司遇到的用工難用工成本高等問題,不到兩年時間就能收回改造車間的成本。
記者走訪了我市多家傳統制造業企業,不少企業表示,數字化車間改造將成為企業下一步發展的方向。“從2014年開始,微柏開始著手企業自身的轉型,由原本單純生產機器人、提供設備,轉而成為整體解決方案的提供商。目前,微柏給5家規模以上本土企業提供了智能化車間改造方案,涵蓋不同行業,解決了當前多個傳統行業普遍存在的共性、關鍵性難題。”微柏公司總經理蔡偉強介紹說。
跨區域合作新增海外銷售額兩千萬元
與國際接軌,微柏公司已經邁出了第一步。未來的時代,與國際機器人巨頭企業分庭抗禮并非遙不可及的夢想。
去年,微柏公司成立海外事業部,試水海外市場,創新開辟“海外4S店”銷售模式,在印尼、馬來西亞、泰國、新加坡等地開設4S展示店,進行海外市場拓展。對有興趣的海外客戶上門服務,根據企業的生產需求專門制定方案,與合作企業簽署“終身服務”合同,為客戶提供后續服務。與國內高校合作培養智能機器操作人才,定點輸送到國外合作企業。
為了使產品更國際化,微柏還與德國極具影響力的綜合化設計與研發公司IPDD合作,運用設計的力量幫助微柏提高企業整體競爭力。設計出的新機器人成為微柏主打產品,通過高質、現代、杰出的外觀設計使產品更加具有市場競爭力,更符合海外市場的需求。
成績有目共睹,去年微柏公司單海外銷售額就達到兩千多萬元,“我們有實力也有信心,把國產的機器人銷往全世界,占據一定的市場份額。”蔡偉強說。
公司產值兩年增長十倍
“目前,全國都在掀起產業升級轉型的浪潮,工業機器人的市場需求正處在井噴期,中國的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會是全球最大。”蔡偉強表示,去年國務院決定推動“中國制造2025”后,提出重點扶持機器人等十大領域,從政策層面上為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市科技局從2013年底大力推動“數控一代”創新應用示范工程,2015年3月提出發展“泉州制造2025”,將發展智能制造作為推動泉州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支撐。蔡偉強堅信,工業機器人行業迎來了發展“春天”。
通過打造數控一代“升級版”,微柏公司規模逐年擴大,產值也在逐年增長。2013年,公司機器人產品產值不到600萬元,2014年已經增至3000萬元,而2015年機器人產品產值則突破了6000萬元,產值增長了十倍。“市科技局等部門推出多項補貼政策,對本地企業購買本土生產的機器人進行補貼。得益于此,2015年微柏公司的銷售業績有明顯提升,其中本地銷售額比去年提升了近40%。”
逐年上升的軌跡,讓微柏公司有了更多堅持的理由和更大的“野心”。眼下,市政府加快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并加大數控項目推廣的力度,微柏公司業務量集中爆發的時刻或指日可待。微柏公司的目標是——今年產值破億元大關。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