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永春縣充分發揮生態優勢,大力發展現代農業。在石鼓鎮康綠隆果蔬基地,一批從以色列、荷蘭等地引進的新品種番茄結出色彩鮮艷的累累碩果,引得四方游客前來采摘。(林勁峰 攝)
位于晉江內坑鎮的福建力豪現代農業園果蔬大棚里,幾位農民正在整理即將收成的黃瓜、小西紅柿,并為即將種植的秋葵集中育苗。 (戴涵琦 攝)
晉江金井鎮南江村福大鮑魚場是國內最大的鮑魚育種基地,擁有國內最大規模的鮑魚家系育種設施,僅鮑魚育苗車間就達10000平方米,年產優質鮑魚苗2000萬粒,同時,可持續向業界提供優質的鮑魚新品種。 (林勁峰 攝)
來到位于泉州臺商投資區的豐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溫室大棚內滿是綠意,色澤鮮艷的紅掌花、粉掌花點綴其中,可謂“萬綠叢中點點紅”。去年該公司引進羅蘭公主、紅唇、紅成功、夢幻等11個新品種,一經推廣就受到市場歡迎。 (戴涵琦 攝)
在晉江池店鎮的一個培基地內,科研人員正在記錄恒溫室內鐵皮石斛種苗的生長狀況。據介紹,這里的藥用花卉種苗全部使用組培技術培育,徹底擺脫以往依靠種子培育,難以形成規模化的瓶頸。該基地每年將生產30萬瓶,共2000余萬株的鐵皮石斛及金線蓮種苗。 (林勁峰 攝)
國家將遠洋漁業作為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遠洋漁業對造船業的拉動效應,同樣惠及了泉州的漁船制造企業。在石獅祥芝中心漁港不遠處的海博船業有限公司的船臺上,幾艘大型燈光圍網漁船整齊有序地排列著,船艏造型和明顯突出的球鼻讓人浮想聯翩,如一艘艘待命出征的戰艦,十分威武。 (林勁峰 通訊員 邱培賢 攝)
一般菜市場里面的空心菜一斤只要兩三元,而石獅海獅農業科技果蔬種植基地種出來的空心菜卻要賣七元,抵得上半斤豬肉的價格。原來,這家基地采用現代科技在溫室大棚中用自來水培育出“水培蔬菜”,自來水凈化后,加入蔬菜生長所需要的營養液,通過電腦控制系統實現智能化種植。“水培蔬菜”生長周期短,富含多種人體所必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有別于傳統土壤栽培形式
風正濟時,揚帆破浪闊步向前;三年深耕,花紅果碩催人奮進。
現代農業三年行動(2013-2015年)計劃實施以來,我市以農業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為目標,瞄準推進新型農業現代化的主攻方向,切實轉變發展方式,著力調整優化結構,取得顯著成效。
農為政本,食為民天。2013年以來,我市整合省、市級現代農業專項扶持資金,采取“先建后補”方式,有力地推進設施農業的持續發展。至2015年底,全市完成省級設施蔬果大棚項目89個,建設面積9200畝,其中智能溫控大棚2307.89畝,溫室大棚6891.69畝。在省級設施農業政策的引導下,我市對簡易大棚、食用菌工廠化、農業生產配套加工場所和冷庫進行補助,共建設9個食用菌工廠化項目、32個農業生產配套加工場所項目、3個冷庫建設項目。在設施農業帶動下,全市增加農林牧漁產值14.48億元,創造利潤3.16億元,新增就業崗位1.92萬個,帶動產業工人增收3.3億元。目前,全市設施農業13萬畝,其中設施蔬果大棚5萬畝、噴滴灌設施8萬畝。
設施林業,煥發活力。散步在洛江區雙陽鎮南山村漫山遍野的龍眼林中,只見郁郁蔥蔥的樹上已結滿碩果,與別處的龍眼樹不同的是,這里的樹干上“爬”滿了鼓槌石斛!這個石斛種植基地只是我市發展設施林業的一個縮影。三年來,我市大力推進設施花卉、設施油茶、設施林竹、林下經濟產業發展,積極轉變林業經營方式,引導傳統粗放型朝設施化、規?;I化方向發展。三年來,全市共扶持115家花卉企業完成溫室大棚建設面積17萬平方米,設施苗圃4500畝;扶持設施油茶、林竹10910畝;扶持省、市級林下經濟項目157個,扶持林業專業示范合作社30家,扶持森林人家項目41個。至2015年底,全市花卉產業總產值達到51.4億元,林下經濟產值達到33.7億元,花卉溫室大棚面積已達104.5萬平方米。
科技助力,漁民致富。三年來,我市積極推進設施漁業,在傳統養殖、加工和運銷等生產實踐經驗的基礎上,結合現代漁業科技建立起多層次、多結構、多功能的漁業經濟模式。至2015年末,全市漁業總產值達279.67 億元,年均增長率10.33%;漁業增加值135.50 億元,年均增長10.34%;水產品總產量112.98 萬噸,總產值達117.83 億元;水產品總產值占大農業比重的36.5%。其中,晉江順發、福大兩家養殖企業被認定為省級良種場,并獲得省級漁業種業基地(園區)稱號。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