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上午,泉州市委老干部局在市老年活動中心“悅讀書坊”舉辦“見證•40年----暢談改革開放40年新成就” 第九期專題時政沙龍,市政府原市長林大穆,泉州師范學院原副院長、中國社科院文化研究中心閩南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林華東,市公安局原副局長、黨委書記李再生三位老同志應邀到場,以當事者之聲、親歷者之悟講述泉州在改革開放40年歷程中經濟、文化、社會法治等方面的新成就、新變化,為推動“五個泉州”建設建言獻策、增添正能量。
沙龍開場,本次沙龍主持人黃秀紅,作為改革開放的同齡人,帶領現場嘉賓、觀眾共同穿越“泉州舊貌新顏圖片展”、“老物件展”時光走廊。“黑白電視機、BB機、老式縫紉機、收音機、油燈”,一件件凝固了時光記憶的老物件,一張張濃縮了泉州城區東西南北中各方位街巷建筑以及老橋舊水等物景40年變遷的舊貌新顏照片,串聯起泉州城40年流動與凝固的一幅幅畫面。觸摸著這些承載著記憶與故事的老照片和老物件,現場老干部局系統干部職工60、70、80年代代表有感而發,與大家分享了自己個人、家庭和這座城一起經歷的巨變中,令人難以忘懷的故事和真摯感悟。“以前小時候只有過年時才能穿新衣服,村里面請一個裁縫師傅為老人、小孩扯一塊布做衣服,現在我們隨時都可以買新衣服,商店、網上購物都很方便”“我還記得1998年我擁有的第一部手機,愛立信T18,很厚重,功能簡陋,現在這個北歐國家的生產手機廠早已倒閉,而我手上的手機是國產華為手機,科技含量不輸國外,通訊工具不斷升級換代,我們民族品牌不斷崛起超越”“童年記憶中,我們搬著竹板凳看著電視,媽媽踩著縫紉機給我們做衣服,從‘縫紉機、自行車、手表’70年代的‘老三大件’,到 ‘房子、車子、票子’21世紀‘新三大件’,每個時代‘三大件’隨著時代的更替,都變成了光影記憶中的老三件”,一個個寫滿燦爛笑臉、飽含時代溫度的幸福小故事,成為改革開放40年巨變的一個縮影。
篳路藍縷,玉汝于成
“城市蝶變—華麗轉身”視頻回顧泉州40年路網變遷、經濟發展的足跡,從狹窄的街道到寬闊的馬路,從一片片農田、平房到鱗次櫛比的高樓大廈。林大穆看到這些變化感慨萬千,“我們國家取得了巨大變化,而且也震撼了世界,從海南博鰲亞洲論壇、南非金磚國家峰會、上海進口博覽會,許多國家一同見證了中國的變化,中國經歷了‘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三個時期,從‘發展就是硬道理到科學發展觀,從中高速發展到高質量發展’,每個發展時期都有科學的理論基礎支撐”,他為大家梳理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理論創新和實踐,用“解放思想 改革開放”八個字總結了改革開放征程的經驗成果。他還列舉一個個生動事例,講述泉州作為全國18個改革開放典型地區之一,如何在改革進程中克服重重困難,發展壯大民營經濟,以勇立潮頭的創新、創造、創業實踐,創造了“晉江經驗”、“泉州模式”。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40多年來用匠心守望初心,有著40多年教齡的林華東,與大家分享了泉州40年來在教育事業方面的重大成就,“就近入學,人人有書讀,全心全意讀書,孩子的幸福感不斷提升,從改革開放之前、之初,女孩子沒書讀到現在不管男孩、女孩,包括外來民工子女都有書讀,泉州教育為他們敞開胸懷;辦學質量不斷提升,中小學基礎教育、高等教育不斷發展,全市普通高等學校(普通本???增至18所、是1980年的6倍,全市受大專以上教育人口占比達8.57%,比2000年提高6.7個百分點”,一組組數據映射著教育的陽光灑向泉州的印記。
忠誠履職,負重前行
在全中國,如果說電話號碼辨識度最高的,那一定有110,但這個熟悉的號碼背后,又經過了哪些變遷?李再生與大家共同回顧了110報警平臺數字化智能化的變遷。“80年代派出所值班室只有一張桌子,一部電話,一個值班警察,24小時看著電話,對上接上級指令,對下接群眾辦理事務;90年代在原有調度室增加了一臺報警專屬電話;隨著泉州經濟發展,人、財、物大流動,社會治安發生大變化,開始打造一個集報警、指揮、處警于一體的110指揮中心。110報警服務臺發展到今天集信息匯集、情報研判、精準定位、多警聯動、快速反應于一體的為民服務大平臺,成為人民群眾遇到危難時的第一選擇。”老百姓口中流傳著“遠親不如近鄰,近鄰不如110””一根小小電話線,反應了老百姓安全感的不斷提升,5年來,泉州刑事案件下降了50%,暴力案件下降了60%,泉州連續5次榮獲全國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高獎“長安杯”,這些都反映了40年來泉州社會公共安全不斷提升。
沙龍中,特邀嘉賓經兜村優秀企業家孫啟民、孫開明也與大家分享了他們在改革開放大潮中干事創業、回報桑梓的心路歷程,“當時還沒有身份證,憑著村里開的介紹信到上海做生意,注冊公司還需要打報告……經兜村從祖輩出門打鐵,到現在發展成為中國空壓機之村,我們雖然沒有大的企業家,但是藏富于民,村民普遍富裕,這幾年村里認真貫徹鄉村振興戰略“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規劃建設“淵兜水鄉”、空氣動力大廈、空氣動力博物館,致力于打造‘都市人的后花園、農事體驗游樂園’這些變化都是得益于改革開放的政策。”
“我們要充滿活力,充滿信心,全力以赴面向幸福的未來”、“我們紀念改革開放最重要的就是要不斷創新、不斷開拓、永無止步”、“我們堅信泉州公安民警一定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忠誠于黨、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一定能為我們平安泉州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沙龍最后,三位老同志寄語充滿生機與希望的新時代,還代表市“老干部之家”向市委老干部局青年干部職工、經兜村企業家贈書。
市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干部局局長周文心對老同志結合切身體會宣講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傳授改革開放40周年工作經驗,傳承愛拼敢贏、勇立潮頭的泉州精神表示感謝,希望廣大老同志在改革開放新征程中當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堅決維護”的表率,要求繼續辦好時政沙龍,組織廣大離退休干部深入開展“我看改革開放新成就”、“筑夢新時代、助力‘五個泉州’新發展”正能量主題活動,繼續為“五個泉州”建設發展點贊助力。
1、本網站所登載之內容,不論原創或轉載,皆以傳播傳遞信息為主,不做任何商業用途。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系的,請在30日內進行。
2、本網原創之作品,歡迎有共同心聲者轉載分享,并請注明出處。
※ 有關作品版權事宜請聯系:0591-87523908 郵箱:qzce@163.com